* border border
*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 百大入侵種 翻譯維護登入 中文版首頁 English Version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國家或區域 棲地 物種細類別 物種粗類別 學名或中文名  
  尚未登入!      
  您查詢: 無脊椎動物  共有224筆資料

無脊椎動物
1.Acanthaster planci (海星) 棘冠海星
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的珊瑚礁,為當地魚類等海洋生物社群,提供了寶貴的海洋資源和環境。珊瑚礁生態系統已經受到珊瑚白化、過度旅遊和聖嬰現象及風暴等自然事件的影響,而入侵的棘冠海星(Acanthaster planci)更加劇了本地的珊瑚群落面臨的嚴峻事態。棘冠海星顯著地威脅到這些脆弱的珊瑚生態系統。
2.Achatina fulica (軟體動物) 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威脅本土的生態系統與農業的永續,對本土動物有多項負面衝擊,從競爭資源到傳佈疾病甚至啃食本土植物。脆弱的島嶼生態系統中的本土蝸牛,例如夏威夷與法屬玻里尼西亞島特別容易受到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及其他入侵蝸牛的負面影響。
3.Acnemia bifida (昆蟲) 蕈蚋
在南喬治亞州的亞南極島上,這種真菌蟲-蕈蚋(Acomemia bifida)(=Mycoma bifida) 被列為入侵種。
4.Acromyrmex octospinosus (昆蟲) 葉蟻
葉蟻(Acromyrmex octospinosus)被視為嚴重的農作物害蟲。在野外,許多容易受到脫葉傷害的原生植物都受到他們威脅。
5.Adelges piceae (昆蟲) 冷杉球蚜
冷杉球蚜(Adelges piceae)是一個微小,不能飛行的刺吸性昆蟲,造成加拿大和美國冷杉林重大的損害。它是自然景觀和聖誕樅樹產業一個嚴重的害蟲。冷杉球蚜蟲(Adelges piceae)入侵到原生地歐洲中部以外,經由木材進口傳播。冷杉球蚜(Adelges piceae)在北部,分布受限於寒冷的天氣。冷杉球蚜蟲(Adelges piceae)卵剛孵化的若蟲,可經由風,動物,衣服,車輛和其他設備傳播。
6.Adelges tsugae (昆蟲) 鐵杉球蚜
鐵杉球蚜(Adelges tsugae)是一種小型的蚜蟲類昆蟲,已成為卡羅萊納鐵杉和東方鐵杉一個嚴重的害蟲。最明顯的感染跡象是鐵杉針葉背面出現覆有白色毛狀的卵塊。受感染的北美東方鐵杉會過早落葉,如果不及時治療,最終將死去。鐵杉球蚜(Adelges tsugae)是一個很難控防治的昆蟲,因為其白色蠟狀分泌物會保護它免於農藥毒害。它經由苗圃貿易、風力,鳥類,哺乳動物和人類,傳播到新的棲息地。鐵杉林提供許多野生物種重要的棲息地,鐵杉球蚜蟲(Adelges tsugae)的分佈擴大,對生態的不良影響將變得更加嚴重。
7.Aedes aegypti (昆蟲) 埃及伊蚊
俗稱黃熱蚊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城市和郊區非常普遍。它很能適應人類生活區,雌性幾乎完全以人類血液為食。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傳播黃熱病病毒給人類的媒介,在美洲(1940年代之前)和最近在西非引起黃熱病的流行,並且是“城市黃熱病”的源頭,會在人類之間直接傳輸病毒。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也是登革熱病毒最重要的媒介,儘管與其他蚊種相比,埃及伊蚊並不特別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8.Aedes albopictus (昆蟲) 白線斑蚊
白線斑蚊主要是經由輪胎進口傳入美國與其他國家,起因於存放在外面的輪胎蓄積雨水。為了防治這種蚊子的擴散,這樣的貿易路線須加強不孕性蚊子的引入及簡易措施。老虎蚊子與許多人類疾病的傳播有關,包括登革熱病毒、西尼羅河腦炎病毒與日本腦炎病毒。
9.Agasicles hygrophila (昆蟲) 雙條長葉蚤
原產於南美 (Selman and Vogt 1971) ;為了防治世界性雜草—長梗滿天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以人為的方式釋放到北美(Coulson 1977) 、紐西蘭 (Stewart et al. 1996) 、澳洲 (Julien 1980) 、泰國 (Napompeth 1981)及中國 (Wang et al. 1988)。台灣在1930年代即有長梗滿天星,但未曾正式引入雙條長葉蚤,直到李及鄭(2007)正式確認及描述。
10.Agrilus planipennis (昆蟲) 光蠟瘦吉丁蟲
光蠟瘦吉丁蟲(Agrilus planipennis)(EAB),是一種會鑽木頭,金屬色的甲蟲。白蠟窄吉丁原產於亞洲和俄羅斯東部,在其原生地,它只是一種為害很小的害蟲。2002年被發現在密歇根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儘管已經執行檢疫,也燒毀了大批受感染的樹木,白蠟窄吉丁仍繼續蔓延。目前已經蔓延到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馬里蘭州,密歇根州,密蘇里,俄亥俄,賓夕法尼亞,維吉尼亞,威斯康星州,西維吉尼亞州和加拿大部分省分。它會寄生並殺死白蠟屬樹木,會殺死城市和森林地區健康的白蠟樹。美國大陸受到它威脅的白蠟樹,超過 80億顆。它對生態和經濟有顯著的影響。類似的傷害正在發生在俄羅斯莫斯科,如果繼續蔓延,可能會對歐洲造成嚴重的影響。
11.Aleurodicus dispersus (昆蟲) 螺旋粉蝨
螺旋粉蝨會吸食寄主植物汁液,發生嚴重時可使寄主植物提前落葉,但尚不會使寄主植物死亡。 若蟲分泌大量白色臘粉、絮毛,不僅影響寄主植物外觀,其分泌物隨風飄散引人厭惡。
12.Aleurothrixus floccosus (昆蟲) 棉絮粉蝨
文獻指出棉絮粉蝨可為害 31 科39 屬50 種以上之寄主植物。在我國主要發生在農業用地與短期園藝作物栽培區,其中特別以金露花為主要寄主植物,因其為公園常見植物,目前各地公園都常能見到密度甚高棉絮粉蝨危害。另外國內農業區主要能見為害番石榴,紀錄上另外有危害柑桔類、咖啡及香蕉等經濟作物。
13.Alitta succinea (環節動物) 紅蟲
多毛類紅蟲(Alitta succinea),也被稱為絨毛蟲,原產於大西洋沿岸,目前棲息在美洲,中美洲,歐洲南部,非洲和黑海沿岸。紅蟲(Alitta succinea)會改變沉積物中的營養鹽,因而影響其他底棲生物。
14.Anopheles quadrimaculatus (昆蟲) 瘧蚊
瘧蚊(Anopheles quadrimaculatus)在北美洲是瘧疾的主要傳媒。偏愛有積水床有漂浮的樹葉或突出水生植物的棲息地。幼蟲通常被發現於有豐富的具根水生植物的地方,例如稻田與毗連的灌溉溝渠、淡水的沼澤與湖、池塘、水庫有植物生長的邊緣。
15.Anoplolepis gracilipes (昆蟲) 長腳捷山蟻
長腳捷山蟻(Anoplolepis gracilipes)(因移動迅速得名)已經侵入當地生態系而且造成從夏威夷到塞錫爾群島與桑吉巴的環境損害。在印度洋聖誕島,他們已經形成多蟻后的超級蟻群。他們也大量消滅紅色陸蟹(Gecarcoidea natalis)族群。 發狂的螞蟻也吃或干擾森林底層與頂層的多種節肢動物、爬蟲動物、鳥與哺乳動物的繁殖。他們會飼養、保護吸植物汁液的有介殼蟲,損害森林頂層,聖誕島是較令人驚訝的例子之一。雖然目前聖誕島只有少於 5% 的雨林被入侵,科學家擔心瀕臨絕種的鳥類,例如亞培鳥不會在別處築巢,最後會由於棲地的改變與螞蟻直接的攻擊而消失。
16.Anoplophora chinensis (昆蟲) 華星天牛
柑橘長角甲蟲和亞洲長角甲蟲,都原生於東亞,他們會嚴重破壞森林和農業植物。 他們被引入北美和歐洲後,可能對城市和自然的環境中的經濟和生態造成威脅。植物檢疫標準和法規,是預防管理。避免意外地輸送這種植物害蟲的基礎。
17.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昆蟲) 光肩星天牛
原生於中國與韓國。在美國(14個州)及英國也從木材包裝材料中攔截到光肩星天牛。大約在此物種第一次入進美國後10年,牠們大量出現在紐約(1996)與芝加哥(1998)。估計在引入澳洲的2到3年後,也就是2001年,也在澳洲發現其侵害。
18.Anthonomus grandis (昆蟲) 苜蓿葉象甲
苜蓿葉象甲(Anthonomus grandis)是棕色至灰棕色的甲蟲,原生於墨西哥到中美洲,已經入侵到美國。苜蓿葉象甲只會在棉花樹上進食和發育,與熱帶植物關係密切。溫帶地區的苜蓿葉象甲冬季時會呈休眠狀態,亦即所謂的「滯育狀態」,這段期間不會進食,直到次年早春再回到棉花田上。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成蟲在非棉花生產季節時也會週期性地活躍,縱然沒有合適的宿主,也會繼續進食和繁殖。苜蓿葉象甲對美國棉花產業造成嚴重的損失。近期的移除和管理措施,已經有效地使苜蓿葉象甲族群減少,使美國的棉花市場急劇反彈回升。
19.Apis mellifera scutellata (昆蟲) 東非蜂
1957年Warwick Kerr把東非蜂(Apis mellifera scutellata)從非洲帶到南美洲 ,以幫助恢復衰落中的巴西養蜂業,他是用蜜蜂的歐洲亞種,並不適合於南美的環境。數個蜂后和工蜂族群被意外釋放到野外,這些富於攻擊性的蜜蜂與當地蜜蜂族群雜交。東非蜂(Apis mellifera scutellata)逐漸蔓延之後,由於雜交蜜蜂較具攻擊性行為,造成經濟,社會和生態問題
20.Ascidiella aspersa (被囊動物) 歐洲海鞘
歐洲海鞘(Ascidiella aspersa)是一種個別生活的海洋和河口海鞘,原生於挪威到地中海。它是一個懸浮濾食性動物,經由附著在船體上,被引入西北大西洋沿岸,印度,澳洲和紐西蘭。俗名為歐洲海鞘,它會取代本土動物,是一個中度至嚴重的威脅。
21.Asterias amurensis (海星) 平底海星
本來發現於了北太平洋水域與日本、俄國、中國北方與韓國周邊、(平底海星(Asterias amurensis))已經成功地侵入澳洲南部海岸而且有可能繼續向北侵入雪梨。吃很多類型的獵物,很有可能對其引入地區的生態、經濟造成傷害。因為此海星已經成功建立族群而且大量廣泛地分佈,根除幾乎不可能。 然而,正在推行預防與控制方法,以阻止此物種在新水域中建立。
22.Aulacaspis yasumatsui (昆蟲)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Aulacaspis yasumatsui)(cycad aulacaspis scale (CAS))又稱為亞洲蘇鐵白輪盾介殼蟲,會嚴重損害蘇鐵,其中包括園藝業很重要的瀕危植物。蘇鐵白輪盾介殼蟲是非常難控制的介殼蟲,會形成密集的族群,並且蔓延迅速,在其大多數引入區幾乎沒有天敵。此介殼蟲有可能經由園藝植物貿易擴散到新的地區。
23.Bactrocera dorsalis (昆蟲) 東方果實蠅
此蟲飛行能力強,雌蟲交尾後,會以產卵管插入成熟的寄主果實進行產卵,孵化的幼蟲以果肉為食物來源,常導致果實表面流膠、果實腐爛、畸形,甚至落果,喪失果實的商品價值。
24.Bactrocera tryoni (昆蟲) 昆士蘭果蠅
昆士蘭果蠅(Bactrocera tryoni)常見於整個澳洲東部的城鎮和果園。1969年左右被引入新喀裡多尼亞,1970年左右被引入法屬波利尼西亞。現在已經廣泛散播在新喀裡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和皮特Kane群島。它曾被引入西澳洲的珀斯和太平洋的復活島,但已被移除。 2001年11月21日它被發現在拉羅湯加,庫克群島。昆士蘭果蠅會破壞很多種水果宿主,對經濟有顯著的影響。
25.Batillaria attramentaria (軟體動物) 灘棲螺
灘棲螺(Batillaria attramentaria),俗稱亞洲號螺,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被人從日本引入到美國。它被發現在美國加州和華盛頓州。亞洲號螺已成為一個麻煩問題,因為它競爭底棲矽藻食物資源的能力很強,取代了原生蝸牛加州號螺Ceritidea californica。灘棲螺比本土加州號螺更能成功生存的原因是,它能抵抗會感染原生加州號螺Ceritidea californica的寄生蟲。
26.Bemisia tabaci (昆蟲) 煙草粉蝨種群
煙草粉蝨(Bemisia tabaci)除了南極洲以外已經遍及所有大陸。煙草粉蝨已入侵超過 900個宿主植物,據報導會傳播 111個病毒品種。一般相信它經由運輸植物產品已經傳遍世界各地。一旦建立族群,煙草粉蝨很快地傳佈,而且經由它的食性與傳播疾病,破壞全球農作物。一般認為煙草粉蝨是一個複合種,有數個公認的生物類型,其中兩個為現存的隱藏種。
27.Blastopsylla occidentalis (昆蟲) 桉樹木蝨
原生於澳洲的木蝨物種,隨著園藝植物的貿易,散布至世界多個國家。若蟲取食嫩葉所分泌的大量蠟絲及蜜露會造成葉片上煤煙病,大量取食也造成葉片扭曲,會導致葉片生長不佳及苗木衰弱。
28.Boonea bisuturalis (軟體動物) 塔螺
塔螺(Boonea bisuturalis)原產於聖勞倫斯河和西北大西洋沿岸,它主要吃其他軟體動物和水草。它是一種外寄生動物,吃獵物身體柔軟的內部組織。可以生長在低潮線的岩石下,塔螺已經被進一步向南引入墨西哥灣和舊金山。經由受污染的牡蠣,此物種已被引入加洲。
29.Brontispa longissima (昆蟲) 紅胸長扁鐵甲蟲
紅胸長扁鐵甲蟲(Brontispa longissima)會攻擊棕櫚樹的葉片(因此也叫硬毛棕櫚葉蟲),特別是那些椰子樹。它被引入太平洋的許多島嶼和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包括台灣。它可能會嚴重影響熱帶和亞熱帶農作物系統。
30.Bugula neritina (苔蘚蟲) 多室草苔蘚蟲
多室草苔蘚蟲(Bugula neritina)(棕色苔蘚蟲)是一種直立,密集生長的苔蘚蟲。它會大量污染任何底部的物體,包括水下人工結構和船體。
31.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線蟲) 松材線蟲
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松材線蟲病的病原體。其媒介昆蟲是長角甲蟲,特別是那些松褐天牛屬的昆蟲。這種線蟲被引進日本後,破壞性地影響到的日本原生的松樹。大多數北美特有的針葉樹種對枯萎病有抵抗力,但許多外來種針葉樹對松材線蟲非常敏感。
32.Bythotrephes longimanus (甲殼類) 長柱尾突蚤
長柱尾突蚤(Bythotrephes longimanus)是一種捕食性水蚤,原產於歐洲和亞洲北部。經由壓艙水被引入北美五大湖,並已蔓延到許多內陸湖泊。長柱尾突蚤(Bythotrephes longimanus)會和幼魚與小魚直接競爭浮游動物。它會污染釣魚線和電纜,並且會嚴重影響浮游動物的群落結構。
33.Cacopsylla chinensis (昆蟲) 中國梨木蝨
具有五大特性:不同時期產卵部位不同、隱蔽危害習性、耐寒性、群居性、產生分泌物的習性。因此若蟲及成蟲刺吸梨樹嫩梢、葉、及幼果的汁液,影響生育並造成受害葉片褐化、枯死、落葉等現象。若蟲分泌之蜜露被霉菌附生,在霉菌及其霉素的共同作用下,破壞表皮、葉肉細胞組織,使組織罹病,進而擴大至葉面、果實、枝條上形成斑病,引起煤病,影響光合作用,尤其果面若受煤煙污染,更直接影響果品價值。且為傳播梨衰落病菌質體之媒介昆蟲,會致使梨樹漸漸死亡。
34.Cactoblastis cactorum (昆蟲) 仙人掌螟蛾
仙人掌螟蛾(Cactoblastis cactorum)會吃刺梨仙人掌(Opuntia cacti )。它被引入許多地方,用來控制世界各地的入侵仙人掌物種,並成功地運用在澳洲和一些加勒比島嶼上。然而,它從加勒比海繼續蔓延到佛羅里達州,並攻擊了一些非目標的仙人掌品種。人們擔心這將導致北美的仙人掌多樣性大規模的損失,並可能對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等仙人掌豐富的地區,造成重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影響。
35.Calliphora vicina (昆蟲) 紅頭麗蠅
紅頭麗蠅(Calliphora vicina)能征服所有的生物區,從熱帶到北極。1978年被發現在凱爾蓋朗群島,自1980年氣溫不斷升高後,其族群得以穩定下來。現今,由於它的競爭,使原生無翅的蠅類受到威脅。
36.Carcinus maenas (甲殼類) 歐洲濱蟹
歐洲濱蟹是歐洲和北非的原生物種,被引入至美國、澳洲及南非。牠們食量大且為廣鹽性兼廣食性物種。在一些引入此種大食量捕食者的地區,已經造成其他螃蟹及雙殼貝物種的減少。
37.Carijoa riisei (珊瑚) 軟珊瑚
軟珊瑚(Carijoa riisei)俗稱雪花珊瑚或多管珊瑚,是一種軟珊瑚類的物種。原生於於熱帶西大西洋,1970年首次被紀錄出現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附近。過去認為,它的引入影響是良性的,直到最近的調查顯示,它大量生長在毛伊島外海水深120公尺的海域,正在迅速改變棲息地,並且競逐掉原生的黑珊瑚。
38.Ceratitis capitata (昆蟲) 地中海果蠅
地中海果蠅(Ceratitis capitata)被認為是一個嚴重影響經濟的果蠅害蟲,會攻擊超過 300種不同的宿主,主要是溫帶和亞熱帶水果。地中海果蠅已經入侵許多國家對果園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地中海果蠅比大多數其他果蠅更能容忍寒冷的氣候。它把卵產在果皮下,通常產在已破損的果皮。由於這種繁殖習性,地中海果蠅在農業區大量滋生,留下了被破壞的水果。它經由出口或內銷含有卵的水果,傳播到新的地方。
39.Ceratostoma inornatum (軟體動物) 日本荔枝螺
日本荔枝螺(Ceratostoma inornatum)會在牡蠣殼上鑽孔,破壞牡蠣族群,特別是太平洋牡蠣(Crassostrea gigas),它會導致 25%的養殖族群死亡率。它原產於亞洲,被引入美國西海岸和法國大西洋沿岸。
40.Cercopagis pengoi (甲殼類) 魚鉤水蚤
魚鉤水蚤(Cercopagis pengoi)原產於東南歐 Ponto-Aralo-里海的盆地,在中東、歐洲與亞洲的交界點上。它從原產地侵入東歐與波羅的海的一些航道中。曾經被引進北美洲的大湖,很快地建立族群,現在正在增加它的分佈範圍與豐度。魚鉤水蚤(Cercopagis pengoi)是一個雜食性掠食者,而且可能與浮游食性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一起競爭。透過競爭,魚鉤水蚤(Cercopagis pengoi)可能會影響吃浮游動物的魚與仔魚的豐度與族群狀況。它也會黏住漁網與漁具,妨礙漁業活動。
41.Chaetocnema confinis (昆蟲) 蕹菜凹脛葉蚤
此種是危害旋花科作物的新興害蟲,如蕹菜 (施 2001)及番薯(Hayashikawa et al. 2013) ,在野外取食牽牛花及馬鞍藤Ipomoea pes-caprae。
42.Charybdis hellerii (甲殼動物) 赫氏蟳
赫氏蟳(Charybdis hellerii)是印度太平洋的梭子蟹科蟹類,已經由蘇伊士運河入侵到地中海的一些地區,也經由壓艙水入侵到南大西洋的加勒比地區和美國。赫氏蟳可能會威脅到原生蟹類和底棲生物群落,應該遵行壓艙水管理準則,避免引入。
43.Charybdis japonica (甲殼動物) 日本蟳
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是一種梭子蟹,原生於中美洲和東南亞的海洋。它可能會和當地的河口螃蟹,競爭空間和資源。由於它會傳輸疾病,也會獵捕本地貝類,可能會威脅到漁業和傳統捕貝業。
44.Cherax quadricarinatus (甲殼動物) 四脊滑螯蝦
又稱澳洲淡水龍蝦,原產於澳洲北部一帶,後入侵至許多地區,包括美洲、亞洲、南非等地,台灣目前在高雄、嘉義、彰化等地有野外紀錄。體色為藍綠色至棕色,大螯呈藍綠色,成熟雄蝦的大螯不可動指外側為紅色。棲地類型為溪流與緩慢流動的水體 (例如水庫、灌溉系統等),會與原生物種競爭以及捕食原生物種。
45.Chthamalus proteus (甲殼動物) 變形小藤壺
變形小藤壺(Chthamalus proteus)是一種藤壺,原產於加勒比海和大西洋西部。1970年代被引入太平洋和在夏威夷,1995年首次被報告。現在是整個夏威夷群島港口和海灣的一個最豐富的高潮間帶生物。變形小藤壺可能會附著在船體,幼體會躲在壓艙水中,因而向外傳播。
46.Cinara cupressi (昆蟲) 柏蚜
柏蚜是一種身體很軟、體色褐色的蚜蟲。牠被發現可以取食許多樹種,包括下列幾個屬:Cupressus, Juniperus, Thuja, Callitris, Widdringtonia, Chamaecyparis, Austrocedrus、與混合種 Cupressocyparis. 柏蚜吸食樹枝的汁液,會造成葉子的黃化。整個危害程度從部份枝條枯萎到整棵樹的死亡。此種蚜蟲已在全球的園藝植物及經濟上造成的重要損失。
47.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軟體動物) 圓田螺
田螺屬Bellamya(=Cipangopaludina) 是一種淡水腹足動物,原產於東南亞、日本、中國、韓國和俄羅斯東部。它可能已通過水族貿易、園藝業或出於烹飪目的被引入加拿大和美國大部分地區,並首次在舊金山的中國市場上有記載,最近在荷蘭被發現,這是歐洲的第一個記錄。它可能會競逐原生蝸牛並傳播人類寄生蟲,但對其入侵系統的生態影響知之甚少,需要進行更多研究。
48.Coccidohystrix insolita (昆蟲) 茄疣粉介殼蟲
茄科的入侵害蟲茄疣粉介殼蟲 [Coccidohystrix insolita (Green) (半翅目:粉介殼蟲科)]。根據植物保護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14年進行滅絕及監測此害蟲的工作,迄今未再發現此害蟲。
49.Comstockaspis perniciosa (昆蟲) 梨齒盾介殼蟲
起源於東方區北部之梨齒盾介殼蟲是世界許多地區落葉果樹的主要害蟲,1870年左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首次被記錄,進而迅速傳播到美國的主要水果種植區及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和南美洲,歐洲(從西班牙到高加索),日本,印度,南非和澳大利亞。具高繁殖潛能、寄主範圍廣泛,梨齒盾介殼蟲若蟲及雌成蟲固著於寄主植物的枝條、葉柄、葉背或果實為害。受害後植物枝條常呈深灰色而果實常造成凹陷、龜裂、在蟲體介殼周圍呈一圈紅暈,蟲體過多時則呈一大片紅色的癥狀。嚴重危害可導致植株枝幹枯萎,受害植株長勢衰弱,生長緩慢或停止,失水乾枯,影響生長勢。此外,在取食過程若排出蜜露引發煤煙病(sooty mould),干擾植物行光合作用,使生長不良、葉片掉落,並影響農產品觀瞻,降低商品價值。此外,或因取食造成植物組織傷口,往往成為病原菌侵入的途徑,引發其他病原菌的感染。
50.Contarinia maculipennis (昆蟲) 石斛癭蚋
石斛癭蚋 (Contarinia maculipennis Felt)原產於東南亞,在泰國主要隨石斛蘭切花傳播至其他國家,如美國(夏威夷州、佛羅里達州) (Gagné, 1995)及日本琉球群島等地 (Tokuda, 2002) 陸續發生危害。本蟲在泰國終年發生,但由於當地午後經常具午後大雷雨的天候,使其害蟲族群不易大幅上升。此害蟲在適宜的環境下,世代重疊,以夏威夷為例,此害蟲全年可見。
51.Coptotermes formosanus (昆蟲) 家白蟻
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是喜歡潮溼的地下白蟻。只要有木材(纖維素)與溼氣,它就可能出現。
52.Corbicula fluminea (軟體動物) 臺灣蜆
臺灣蜆(Corbicula fluminea)是一種淡水蛤,能對電廠、水廠和其他工業設施的進水管,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害。由於河蜆會競爭食物,排擠生存空間,許多本地的蛤蜊數量正在減少。河蜆需要含氧量高的水,喜歡棲地底部為質細乾淨的砂,粘土和粗沙的水域。河蜆的傳播途徑包括:黏附在船隻或藏在壓艙水中,被當作魚誘,經由出售水族貿易以及經由水流傳播。
53.Crassostrea gigas (軟體動物) 長牡蠣
雙殼的長牡蠣(Crassostrea gigas)是一種濾食性動物。從亞洲被引入全球各地。在北美和大洋洲及太平洋地區,已知長牡蠣會固著形成密集的族群,排擠掉當地潮間帶物種。已有記錄顯示,它會破壞棲息地,造成水體優養化。
54.Crepidula fornicata (軟體動物) 大西洋舟螺
大西洋舟螺(Crepidula fornicata)是一種雄性先熟雌雄同體的軟體動物,這意味著,此動物以雄性的姿態開始他們的生活,隨後可能會改變性別,發展成為雌性。這個物種可以容忍範圍寬廣的環境條件。在波浪打不到的遮蔽區,其族群發展特別好,如海灣,河口或島嶼有遮蔽的側邊。大西洋舟螺會與其他濾食性無脊椎動物競爭食物和空間,而且往往大量出現。很少有管理方法可用來打擊此物種。有些地區嘗試使用挖除的方法,清除牡蠣床上的舟螺,但得出的結論是此物種的進一步蔓延無法阻止。
55.Cryptococcus fagisuga (昆蟲) 山毛櫸隱蚧
山毛櫸隱蚧(Cryptococcus fagisuga)和Neonectria子囊真菌形成美國山毛櫸和歐洲山毛櫸的山毛櫸樹皮病(BBD)的疾病複合體。在北美洲,山毛櫸樹皮病菌(Neonectria faginata)和Neonectria ditissima是造成美洲山毛櫸生病的原因,而在歐洲,Neonectria ditissimaNeonectria coccinea則會影響歐洲的山毛櫸。儘管遺傳分析表明山毛櫸樹皮病菌(Neonectria faginata)原產於歐洲,然而山毛櫸樹皮病菌(Neonectria faginata)被記錄為僅感染美洲山毛櫸,而在北美以外地區尚未被記錄。山毛櫸介殼蟲主要感染大型山毛櫸樹,以宿主的組織為食,並在樹皮上引起小裂痕。這種對樹木的最初破壞使Nonectria真菌進入樹木,殺死了宿主並最終環剝樹木,導致其死亡。BBD可使大樹消失和增加小樹,大大改變森林分組成和結構。山毛櫸堅果的產量減少和在受感染森林中損失的大樹,可能會影響以山毛櫸堅果為重要食物來源和以老樹為棲地的哺乳動物和鳥類。據估計,美國山毛櫸約有1%對BBD具有抵抗性。當前的研究集中在遺傳和傳播方法的模式上。
56.Cylindroiulus latestriatus (蜈蚣/千足蟲) 歐洲千足蟲
歐洲千足蟲(Cylindroiulus latestriatus)是一個腐食性動物,是一個重要的生態系統養分循環調節者。被引入戈夫島(特里斯坦群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英國)可能會加快有機循環,降低泥炭土生產量,改變植物與動物區系組合,對養分循環產生長期影響。
57.Daphnia lumholtzi (甲殼動物) 翼弧蚤
翼弧蚤(Daphnia lumholtzi)是一種水蚤,俗稱水跳蚤。它是一種浮游動物,而浮游動物是仔稚魚重要的食物來源。它正在入侵北美各地的水庫和湖泊,人們擔心此物種可能對依賴浮游動物的仔稚魚有不利的影響。人們也擔心,翼弧蚤會取代原生水蚤,改變浮游動物和魚類的社群結構。
58.Dendrobaena octaedra (環節動物) 八方紅蚯蚓
八方紅蚯蚓(Dendrobaena octaedra)是一種產自歐洲,棲居在枯枝落葉層的小型蚯蚓,已入侵加拿大、美國、南美和亞洲地區。該物種和其他外來蚯蚓正在對北美的森林生態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缺少當地原生蚯蚓的地區。外來蚯蚓會迅速消耗葉片凋落物,從而改變了養分循環和可利用性以及土壤的其他性質。這對微生物群落,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和幼苗的建立具有連鎖效應,並可能改變整個植物群落並威脅稀有植物物種。
59.Dendroctonus valens (昆蟲) 紅脂大小蠹
1980年代北美的害蟲紅脂大小蠹,可能經由原木進口貿易,傳播到中國。此後中國北部生態和經濟價值很高的松樹林開始深受其害,威脅到該國的再生林和森林保護計劃。中國林業局把紅脂大小蠹列為第二重要的國家森林害蟲。
60.Dendrodrilus rubidus (環節動物) 紅叢林蚓
紅叢林蚓(Dendrodrilus rubidus)是一種產自歐洲,棲息在枯枝落葉層的小型蚯蚓,已侵入澳洲、南美、加拿大、俄羅斯、美國和許多亞南極小島。該物種和其他外來蚯蚓的綜合影響正在對北美的森林生態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缺少當地原生蚯蚓的地區。外來蚯蚓迅速消耗葉片凋落物,從而改變了養分循環,可利用性和其他土壤特性。這對微生物群落、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和幼苗的建立具有連鎖效應,並可能改變整個植物群落並威脅稀有植物物種。
61.Dendrolimus sibiricus (昆蟲) 西伯利亞松毛蟲
西伯利亞松毛蟲(Dendrolimus sibiricus)是一種嚴重的害蟲,會是針葉樹發生落葉的症狀。在其原生地,西伯利亞松毛蟲對宿主造成的損害,影響到整個生態系以及經濟和社會。它原產於俄羅斯和中國,但已從亞洲和歐洲蔓延到其他地區。此害蟲很有可能會經由自然或人為的方式,入侵到其他有寄主植物生長的地方。此此害蟲也可能會嚴重威脅到俄羅斯歐洲地區,東歐和中歐及北美,資料顯示,其幼蟲可在大多數的歐洲針葉樹上發育,冬天氣候阻止此物種散佈到烏拉爾山脈以西。
62.Deroceras panormitanum (軟體動物) 蛞蝓
俗稱鼻涕蟲或無殼蝸牛,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無殼蝸牛[1],體表溼潤有黏液,對農作物有害,但對人體無害。 蛞蝓雖然可以食用,且味道和蝸牛無異,但因為外形對某些人會造成心理壓力、反胃噁心,因此幾乎很罕見能見到人類食用;蛞蝓本身無毒無害,惟有人因活吞而感染血線蟲。
63.Diaphorina citri (昆蟲) 柑桔木虱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一種世界上最嚴重的柑桔害蟲。它除了經由取食對植物造成直接損害以外,其有毒的唾液會使葉片捲曲,也會使嫩枝變形。此外,它會分泌大量的蜜露,導致黴菌生長,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然而,柑桔木虱能作為亞洲和美國的黃龍病(HLB)的載體,才使這個如此具有破壞性。HLB是韌皮部的細菌,柑桔黃龍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HLB為導致類似缺鋅萎黃,樹枝枯萎,生長發育障礙,降低果實大小和品質。受感染的樹木通常在幾年後死亡,整個果園可能遭到嚴重破壞。全球柑橘產業受到HLB嚴重威脅。感染後目前有沒有治療方法,所以控制方法的重點是減少柑桔木虱的族群。控制行動必需組合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
64.Diaspis echinocacti (昆蟲) 仙人掌盾介殼蟲
仙人掌盾介殼蟲以刺吸式口器,危害植物地上部組織如葉子或莖幹(圖1),介殼近圓形的雌成蟲及介殼呈白色的雄成蟲群聚危害(圖2),屬於韌皮部取食者 (phloem feeders)之仙人掌盾介殼蟲在仙人掌科易發現(Williams & Watson, 1988)。在不同寄主植物之危害程度不同,可能與是否有天敵存在及防治管理有關。
65.Dichromothrips corbetti (昆蟲) 蘭花薊馬
主要危害花、莖、葉。成蟲與幼蟲均為害開花期的花部,尤喜歡棲息於花心部或花瓣與花萼重疊處,被害花瓣產生灰白斑點。新芽或葉鞘夾層間也容易有幼蟲棲息。莖葉部被害後呈黃化枯萎現象。
66.Didemnum spp. (被囊動物) 壺海鞘
壺海鞘(Didemnum spp.)包括數目不詳的海鞘物種,已入侵到世界各地。他們表現出不同的形態。這些物種可以迅速繁殖。他們會污染海洋棲地,如貝類和魚類養殖場。
67.Dreissena bugensis (軟體動物) 小斑馬似殼菜蛤
小斑馬似殼菜蛤(Dreissena bugensis)原產於烏克蘭。這種小型淡水貝類是一種活躍的濾食性動物,會和濾食性動物競爭食物資源,也會加速懸浮物沉降,包括有機懸浮物。當它生長在娛樂或商業用船隻上,或在水廠和電廠的管道裡,也會造成經濟問題。
68.Dreissena polymorpha (軟體動物) 斑馬殼菜蛤
斑馬殼菜蛤的原生區域在裡海與黑海。但現今其族群已擴及英國、西歐、加拿大以及美國。牠們與浮游動物爭食,對天然的食物鏈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干擾原生軟體動物在生態上的功能,並造成經濟上莫大的損害。
69.Dryocosmus kuriphilus (昆蟲) 板栗癭蜂
膜翅目癭蜂科昆蟲,雌蟲產卵於葉片新生芽苞並刺激蟲癭形成,幼蟲及蛹於蟲癭內發育成熟,成蟲於羽化離癭後交配,雌蟲尋找新的產卵位置。於台灣,一年僅1個世代(Tang et al., 2015)。板栗癭蜂於葉片形成蟲癭,導致葉片捲曲或萎縮,使可行光合作用面積減少,影響板栗果實之產量。
70.Dysdera crocata (蜘蛛) 野豬蛛
野豬蛛(Dysdera crocata)已被引進聖赫勒拿島,可能已經建立族群,但其生物狀態尚不清楚,因為尚無監測研究。野豬蛛原產於地中海,已經入侵美國加州。目前還不清楚它對相同棲地的原生無脊椎動物有什麼影響。
71.Dysmicoccus brevipes (昆蟲) 鳳梨嫡粉介殼蟲
寄生鳳梨基部、果實、芽體及根部上,刺吸汁液,使植株衰弱,果實發育不良,本蟲並分泌毒汁破壞鳳梨之根系組織,致葉片萎凋,稱萎凋病。雌蟲以孤雌生殖方式為主,族群繁殖速度快。蟲體能排出蜜露,螞蟻喜食,不會傷害蟲體,可將蟲體搬到安全取食之處,故能與螞蟻行共棲生活。此外,所分泌的蜜露,也會引來絕對寄生菌的寄生,產生一層黑色煤煙狀物,影響果實外觀。全年均可危害。
72.Elminius modestus (甲殼動物) 藤壺
從1940年到1943年間,藤壺(Elminius modetus)成功地傳播到整個西歐沿海地區,它很可能是經由英國和/或澳洲的船體引入英國東南沿海。藤壺能成功入侵的幾個因素包括,藤壺的幼蟲期能耐高溫熱和淡鹽水,使它們能夠在多種環境中生存。藤壺(Elminius modetus)是繁殖率很高的物種,每個世代時間短,非常能耐受溫度和鹽度的變化。藤壺(Elminius modetus)會與本地藤壺競爭生存空間。已經觀察到,氣候變化以及海水溫度變暖會促進藤壺成功延伸其棲地範圍。
73.Eotetranychus lewisi (昆蟲) 路易氏始葉蟎
路易氏始葉蟎寄主植物以聖誕紅為主,也會危害柑橘、木瓜、蓖麻、橄欖、苜蓿、濱棗、緣葉大戟。
74.Eriocheir sinensis (甲殼類) 中華絨螯蟹
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原生於亞洲,但已入侵至歐洲以及北美洲。大閘蟹造成原生無脊椎動物的滅絕,並會破壞棲地。以及挖掘行為會造成河堤侵蝕,造成每年數十萬元的企業損失(釣魚與養殖業)。雌蟹抱卵二十五到一百萬顆,有人用電網防止螃蟹移入,但是無效。
75.Erionota torus (昆蟲) 香蕉弄蝶
香蕉弄蝶於1986年初於高屏地區發現,目前已經散布至全台種植芭蕉屬的香蕉或芭蕉種植區,本害蟲危害高峰為10-11月,由幼蟲將蕉葉捲曲後取食危害。香蕉弄蝶曾發現有本土之寄生蜂菲島躍小蜂(Elasmus philippinensis)寄生,亦曾於夏威夷引入香蕉挵蝶戎繭蜂(Cotesia erionotae),並成功立足於台灣。
76.Euglandina rosea (軟體動物) 玫瑰蝸牛
掠食性的玫瑰蝸牛(也被稱為"cannibal snail")原生於美國東南部,特別是佛羅里達。現已被引入太平洋與印度洋島嶼以及百慕達與巴哈馬,引入目的是作為另一種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的生物控制手段。然而,它並不專捕食非洲大蝸牛,也不是一個有效控制手段。在法屬玻里尼西亞,行動迅速的玫瑰蝸牛,很快地移除本地的特有種。另一群受威脅的物種是 Partulid 樹蝸牛,它們是彼此隔離在山谷裡,展現多種特殊特性的蝸牛。許多 Partulid 樹蝸牛已經滅絕了,現今生還者活在動物園,與世界第一個野生蝸牛保護區中。這是為了引入一個生物防治物,造成一場生物多樣性嚴重喪失的重大例子。
77.Ficopomatus enigmaticus (環節動物) 根管蟲
根管蟲(Ficopomatus enigmaticus)是一種造礁管蟲,一般認為,原產於澳洲和印度洋地區。它已經在全世界建立了族群,是一個侵略性物種,會佔滿棲息地,嚴重改變當地的水文和物理環境。根管蟲也是一個族群量很大的污染性物種。它使得電廠的冷卻水進水口產生許多麻煩問題,也非常普遍地出現在港口和船舶船體。
78.Gemma gemma (軟體動物) 簾蛤
簾蛤(Gemma gemma),俗稱寶石蛤或紫晶蛤,是一種小型底棲生物,棲息在大西洋沿岸的海洋,半鹹淡水和淡水環境。簾蛤已被引入美國加州和華盛頓州海岸。它沒有競爭性和侵略性,對本地族群影響很小,但也有影響的可能。一個外在因素,如增加對本地動物的捕食,可讓其族群增加。
79.Geukensia demissa (軟體動物) 半皺殼菜蛤
半皺殼菜蛤(Geukensia demissa)原產於北美洲東岸,已被引進加州,墨西哥,德州和委內瑞拉。據報導,半皺殼菜蛤對加州長嘴秧雞,造成麻煩問題,他們分享同一種棲地,泥中的蛤殼會卡住沼澤鳥類,使它淹死。
80.Gonipterus scutellatus (昆蟲) 桉象
桉象(Gonipterus scutellatus)原產於澳洲,以桉樹Eucalyptus為食,桉象(Gonipterus scutellatus)被認為是造成全世界桉樹 Eucalyptus spp. 落葉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在幼蟲期和成蟲期都會對桉樹造成傷害,特別是對嫩葉,桉象會造成桉樹反覆的落葉,最終可能會導致樹木死亡。然而,許多國家已經能將會產生寄生蟲卵的寄生蜂( Anaphes nitens)成功運用在桉象的生物防治物。
81.Harmonia axyridis (昆蟲) 異色瓢蟲
異色瓢蟲(Harmonia axyridis)原產於亞洲,已在世界各地被廣泛用來作為各種蚜蟲的生物控劑。雖然它是一種受歡迎的控制劑,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它建立族群之後,會減少本土瓢蟲科的多樣性。冬季時異色瓢蟲會尋找掩蔽物,常會佔用房屋和其他建築物的牆壁和絕緣設施,很快地就會成為人類的麻煩問題。令人驚訝的是,異色瓢蟲也是一種水果害蟲,特別是在美國中西部的葡萄園。
82.Helix aspersa (軟體動物) 庭園蝸牛
庭園蝸牛(Helix aspersa)是棕色、草食性蝸牛,原產於英國和西歐。它也原產於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國家。蝸牛愛好者已將其作為食品引入世界各地,並意外地附著在植物或貨物上。庭園蝸牛(Helix aspersa)是花園,果園和苗圃的害蟲,在加利福尼亞州被認為是一種嚴重的害蟲。有人認為是庭園蝸牛(Helix aspersa)可能是柑橘褐腐疫黴 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的載體,它會導致柑桔( Citrus clementina)的分枝幹發生潰瘍。
83.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昆蟲) 松櫛圓盾介殼蟲
松櫛圓盾介殼蟲(Hemiberlesia pitysophila)是松樹林的一種破壞性的害蟲,特別是當被引入到缺乏天敵的環境時。
84.Hemigrapsus sanguineus (甲殼動物) 肉球近方蟹
肉球近方蟹(Hemigrapsus sanguineus)通常被稱為亞洲海岸螃蟹,原產於亞太地區。它有一個非常廣泛的食性,在其引入區,有可能會破壞食物網,影響本地物種族群,如螃蟹,魚和貝類。它也會侵佔棲地非常相似的泥蟹的棲地。肉球近方蟹也可能會和較大的物種,如藍蟹,石蟹和非本地青蟹競爭。
85.Heteropsylla cubana (昆蟲) 銀合歡木蝨
原生於中、南美洲的木蝨物種,隨著園藝植物的貿易,散布至世界多個國家。若蟲及成蟲取食嫩葉所分泌的大量蜜露會造成葉片上煤煙病,嫩葉黑化死亡,會導致葉片生長不佳及苗木衰弱。
86.Homalodisca vitripennis (昆蟲) 草翅葉蟬
草翅葉蟬(Homalodisca vitripennis)(GWSS)的入侵對葡萄產業是一大威脅,因為牠是皮爾斯病的病媒昆蟲,皮爾斯病是由葉緣焦枯菌(Xylella fastidiosa)所引起的。草翅葉蟬吸食植物的木質部但不會造成物理上的損害。他們在寄主植物的葉片皮下組織下面產卵,很不顯目,此優點使他們能夠經由苗圃貿易,以驚人的速度擴散到新的地方。
87.Hoplochelus marginalis (昆蟲) 馬達加斯加鰓金龜
馬達加斯加鰓金龜(Hoplochelus marginalis)於1970被引入留尼汪島, 短短幾年內,它已經入侵到整個島嶼,直到海拔1000公尺以上,大量破壞甘蔗園和原生植物。
88.Hylastes ater (昆蟲) 歐洲根小蠹
許多地區都把歐洲根小蠹(Hylastes ater)視為一種害蟲,由於它會損害樹木,特別是松樹。雖然這個物種原產於歐洲,最近才被歐洲宣布為害蟲。此外,此物種被引進其他國家,通常是偶然的因素,由於它會損害輻射松,經濟影響和生態系統,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歐洲根小蠹是一個傳播很廣的物種,如果沒有正確監測和管理,可能會繼續造成問題。
89.Hyphantria cunea (昆蟲) 美國白蛾
入侵的有害昆蟲、植物和真菌,往往會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重大的干擾,嚴重影響社會和經濟。美國白蛾會嚴重威脅農業和經濟,因為它是多食性昆蟲,使種類繁多的植物面臨潛在的風險。美國白蛾蟲害,會發生在自然森林,也會發生在人造林。
90.Hypogastura purpurescens (蜘蛛) 蔬菜跳蟲
在亞南極各個島嶼之間,外來跳蟲的組成有很大的差別。赫德島沒有跳蟲,各島嶼的跳蟲數量依序是南喬治亞,麥格理,凱爾蓋朗,克羅澤和馬里昂。這些跳蟲中有幾種是很普遍的入侵物種,特別是那些Hypogastura屬的物種。一般認為,蔬菜跳蟲(Hypogastura purpurescens)非常具有入侵性,南喬治亞島有些原生物種,已經被它取代。
91.Hypogastura viatica (蜘蛛) 紫跳蟲
紫跳蟲(Hypogastura viatica)和蔬菜跳蟲(Hypogastura purpurescens)都是國際性的入侵物種,並已入侵到亞南極的許多島嶼,取代了一些當地的物種。紫跳蟲(Hypogastura viatica)已被引進到南極半島和一些亞南極島嶼。它在南喬治亞已經成為優勢物種,一些重要的棲息地應執行嚴格的檢疫措施,以避免進一步引進外來無脊椎動物。
92.Hypothenemus hampei (昆蟲) 咖啡果小蠹
咖啡果小蠹為咖啡產業最具威脅性的害蟲,幾乎全世界的咖啡產區皆有危害,會在咖啡漿果鑽孔並在種子內建孔道,使咖啡豆完全失去價值。
93.Icerya purchasi (昆蟲) 吹綿介殼蟲
吹綿介殼蟲(Icerya purchasi)是造成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原生植物族群量下降的原因。
94.Icerya purchasi purchasi (昆蟲) 吹綿介殼蟲
初齡若蟲行動活潑,尋覓適當的植株部位為害,多於葉背的主脈處吸食葉液,至2、3齡時固定於枝幹上為害,直至成熟,少有留於葉部的。2 齡雄若蟲老熟後,常結繭化蛹於枝幹裂縫或雜草土礫間。成、若蟲除直接吸食樹液為害外,又分泌蜜露,誘集螞蟻及發生煤病,有礙光合作用,影響植株生長。
大量若蟲及雌蟲吸食為害,使被害枝葉枯黃,葉片果實脫落,樹勢衰弱,嚴重者整株枯死。
95.Ilyanassa obsoleta (軟體動物) 東泥織紋螺
東泥織紋螺(Ilyanassa obsoleta)原本只存在於北美大西洋沿岸。現在已經大量出現在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據報導,在舊金山灣,他的數量已經超過本地加州角螺(Cerithidea californica),他會和加州角螺競爭,並捕食其幼蟲,使其族群減少到只剩下少量族群生活在偏僻的沼澤區,這些沼澤區因為太鹹,東泥織紋螺無法在其中生存。
96.Indoplanorbis exustus (軟體動物) 印度扁蜷
印度扁蜷是人為引入而進入臺灣的淡水貝,水族業者將之當做水草、水族缸中的觀賞螺引入,卵或幼、成體也可能隨進口之水草而進入臺灣。印度扁蜷原產於印度,外型呈厚圓盤狀;殼質較薄但相當堅固,螺塔扁平深埋於殼體中、殼體右旋,螺層縫合線深陷而明顯,殼口不增厚反捲,殼口下唇處較窄、上唇處較寬大,無口蓋。水族業俗稱“蘋果螺”,普遍流通於水族業者的販售通路間,引入臺灣已有相當時日,繁殖力極高,且已有部分地區可發現野外族群。
97.Ips typographus (昆蟲) 雲杉八齒小蠹
雲杉八齒小蠹(Ips typographus)在歐洲和亞洲造成了許多問題。它是一種害蟲,主要攻擊已經受傷的雲杉樹,但也會攻擊健康的樹木。這種害蟲已經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並且改變了生態系統。亞洲和歐洲的族群已經增加,隨著氣候溫度的變化,有可能進一步擴展。人們已經知道控制這種害蟲重要性,可能已經有控制和預防方法。
98.Jadera haematoloma (昆蟲) 紅肩美姬緣蝽
此物種原生於北美洲及南美洲,於2012年於台灣首次紀錄,取食無患子科的台灣欒樹及倒地鈴,適應力強,擴散速度快,與台灣兩種紅姬緣椿象可能有競爭關係。
99.Kerria lacca lacca (昆蟲) 紫膠介殼蟲
紫膠介殼蟲分泌的蟲膠(Shellac)為早期漆膠工業的原料,日本人於1940年自泰國引進臺灣飼育。化學合成漆膠發明後,蟲膠即失去經濟利用價值,以致膠蟲被任意棄置田間,成為國內多種果樹、行道樹、觀賞花木等植物之重要害蟲。
100.Lasius neglectus (昆蟲) 亞洲超級螞蟻
亞洲超級螞蟻(Lasius neglectus)最近才到達歐洲。它的一些族群已經達到害蟲的地位,但在其他地方,螞蟻仍處在局部狀態,也許還在停滯階段,尚無入侵物種的主要特點。其負面影響是大量的螞蟻撫育樹上的蚜蟲,以及佔領家屋和花園的電氣導管。
101.Lema (Qausilema) solani (昆蟲) 藍帶細頸金花蟲
藍帶細頸金花蟲在美國危害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 L.及龍葵 S. nigrum L. (White 1993) ;在台灣則是取食光果龍葵 S. americanum Mill. (李及鄭 2007) 。
102.Lema trivittata (昆蟲) 三條細頸金花蟲
此種金花蟲也會危害枸杞 Lycium chinense (王 2019) ,可用白僵菌、蘇力菌來防治幼蟲,惟使用的菌種需注意;此外,也可用苦楝油來防治金花蟲。
103.Leptocybe invasa (昆蟲) 桉樹枝癭釉小蜂
膜翅目釉小蜂科昆蟲,澳洲被視為其原生地(Mendel et al., 2004),主要於桃金孃科桉屬植物(或稱尤加利樹)產癭造成傷害。雌蟲於桉樹稚嫩組織產卵並刺激蟲癭形成,幼蟲及蛹於蟲癭發育成熟,成蟲於羽化離癭後交配,雌蟲尋找新的產卵位置。於台灣,一年至少有6個世代(董等人,2014)。
104.Limnoperna fortunei (軟體動物) 河殼菜蛤
河殼菜蛤(Limnoperna fortunei)是一種附著生物,屬於殼菜蛤科,原產於中國和東南亞的河流和小溪。1965年在香港建立族群,1990年在日本和台灣建立族群,1991年經由南美洲拉普拉塔河流域入侵到美國。河殼菜蛤會改變原生底棲動物相和豐富度,它造成取水口和設施冷卻系統巨大的經濟損失。
105.Linepithema humile (昆蟲) 阿根廷蟻
阿根廷蟻(Linepithema humile)已經侵入亞熱帶、溫帶,在全球六個大洲上建立族群。各地入侵的族群,呈現不同的遺傳與社會階級組成,使它具有高度入侵性。(由於蟻群中工蟻之間的合作增加)。造成快速成長、高度密集的蟻群,對本土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的壓力。舉例來說,阿根廷蟻(Linepithema humile)對各種特有夏威夷節肢動物的生存是最大的威脅,而且替換掉全球原生的螞蟻(有些種類可能是重要的種子傳播者或植物授粉者),結果造成螞蟻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與本土生態系統的崩潰。
106.Linyphia triangularis (蜘蛛) 三角皿蛛
三角皿蛛(Linyphia triangularis)又稱歐洲吊床蜘蛛或片狀網蜘蛛,因其片狀網而得名,已被引入緬因州(美國)。它的龐大體型、競爭能力和侵略性的特性有助其在緬因州的發展,它在該州在16個縣中的15個建立了族群。它可以達到很高的密度;導致本地的蜘蛛在其入侵的地區變得稀缺或幾乎不存在。
107.Liriomyza huidobrensis (昆蟲) 南美班潛蠅
南美斑潛蠅於1999年首次被發現在臺灣地區造成為害,應為檢疫不力或植物走私而進入台灣,但真正的引進方式不明,目前已是廣泛分布且優勢的主要害蟲種類之一。
108.Liriomyza sativae (昆蟲) 蔬菜斑潛蠅
蔬菜斑潛蠅主要危害葉片。危害嚴重時葉片上佈滿幼蟲蜿延曲折的食痕,葉片初為灰白色繼之轉為黃褐色,影響外觀及植株生長。
109.Liriomyza trifolii (昆蟲) 非洲菊斑潛蠅
原生於北美洲,美國佛羅里達州,被無心地引進台灣,對蔬菜農業造成危害。
110.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昆蟲) 水稻水象鼻蟲
水稻水象鼻蟲成蟲危害水稻葉片,造成寬0.1cm,長0.5cm至數公分細長白色碎斑點之食痕,影響光合作用。
111.Litchiomyia chinensis (昆蟲) 荔枝癭蚋
荔枝癭蚋只危害荔枝之新梢嫩葉,主要的危害時期在幼蟲期,幼蟲孵化後隨即鑽入葉肉內,在葉肉中發育成長,致該處葉片組織局部增生,形成葉片上、下兩面隆起的小瘤狀蟲癭,最後常形成小孔洞, 進而影響葉片正常的光合作用,也易造成炭疽病等病原菌的感染。
112.Littorina littorea (軟體動物) 厚殼玉黍螺
厚殼玉黍螺(Littorina littorea)是軟體動物,常見於岩石海岸,從海岸線以上到亞潮間帶。它能容忍半鹹淡水。厚殼玉黍螺吃矽藻,滸苔,石蓴,紫菜。厚殼玉黍螺是卵生,每年產卵一次。卵莢直接產到海裡。有人建議,厚殼玉黍螺非常適合作為一種監測海洋環境污染的指標生物。
113.Lumbricus rubellus (環節動物) 紅蚯蚓
紅蚯蚓(Lumbricus rubellus)原生於歐洲,其體型中等,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入侵蚯蚓之一,現今已經入侵了加拿大、美國、南美、俄羅斯、美國和幾個亞南極群島。該物種和其他外來種蚯蚓正在對北美的森林生態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缺少當地原生蚯蚓的地區。外來種蚯蚓迅速消耗凋落的葉片,因而改變了土壤養分的循環、可利用性和其他土壤的特性。這對微生物群落、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和樹苗的建立具有連鎖效應,並可能改變整個植物群落並威脅稀有植物物種。
114.Lumbricus terrestris (環節動物) 普通蚯蚓
普通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是一種常見的蚯蚓,或夜行爬行者,原生長於歐洲,最近因入侵北美而受到關注。它已入侵加拿大、美國北部和歐洲東北部分地區。通過誘餌貿易、農業、園藝和非故意運輸而入侵,該物種已被引入加拿大和美國北部的硬木林。普通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會通過迅速消耗枯枝落葉來改變生態系統,從而改變了養分循環和可利用性,並通過與種子的相互作用影響了幼苗的建立和植物群落。它也可能取代本地蚯蚓物種。
115.Lymantria dispar (昆蟲) 舞毒蛾
舞毒蛾是北半球各地的耐蔭樹種、果樹及園藝樹種之最具破壞性害蟲之一。也是闊葉林之主要害蟲。其幼蟲會造成嚴重的葉量損失,導致生長遲緩甚至樹木死亡。所導致之落葉及樹木死亡、排泄物覆蓋危害地區及其所吐的絲會破壞當地的美感。曾經一度美麗的景色,因而被點狀分佈的枯木所破壞。 而且,毒蛾幼蟲及其卵塊上的毛會引起有些人的過敏。
116.Maconellicoccus hirsutus (昆蟲) 桑粉介殼蟲
桑粉介殼蟲(Maconellicoccus hirsutus)是一種多食性害蟲,存在於多種觀賞和農業植物物種中。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的亞洲和非洲。桑粉介殼蟲(Maconellicoccus hirsutus)會形成被白色蠟狀彈性卵形膜材料覆蓋的群落。桑粉介殼蟲的啃食會導致植物變形並降低美觀度,這可能會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每年潛在的總體控制成本和對美國經濟的破壞,估計約為7億美元,全球估計約為50億美元。雖然化學和物理控制方法通常無效,但是對桑粉介殼蟲(Maconellicoccus hirsutus)的有效生物防治方法,已在許多國家/地區實現。
117.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甲殼動物) 羅氏沼蝦
常以泰國蝦稱之,具食用價值,原產於亞熱帶與熱帶的印度-西太平洋區域,日本、夏威夷及台灣先後引進養殖,台灣約於 1970 年代引入,從養殖場與釣蝦場逃逸後成為入侵種。第二步足粗大,常超過蝦身長度,腕節明顯長於長節,是與近似種日本沼蝦或台灣沼蝦區別的重要特徵之一。
118.Macrochlamys hippocastaneum (軟體動物) 高音符絲鱉甲蝸牛
高音符絲鱉甲蝸牛最早可能於 2000 年左右,開始被發現於臺灣各處低海拔農業區與近郊陸域各種環境,於 2006 年首次出現於文獻紀錄。本種原產於印度等東南亞地區,入侵臺灣路徑不明,推測可能是跟隨農業苗木之引入而入侵臺灣。高音符絲鱉甲蝸牛除會危害農作物,更有同類相食與捕食其他蝸牛之文獻報導,食性可能屬雜食性並偏向喜好動物性蛋白質食物來源。本種具入侵性,對農業作物與臺灣原生蝸牛皆可能造成危害,目前已擴散廣布於全臺低海拔陸域環境中。
119.Marisa cornuarietis (軟體動物) 大羊角螺
大羊角螺是人為引入而進入臺灣的淡水貝,水族業者將之當做水草缸、水族缸中的觀賞螺引入,大羊角螺會啃食水草。大羊角螺原產於中、南美洲,外型近似大型扁蜷但體型較常見的印度扁蜷大;殼質厚而堅固,螺塔扁平、右旋,殼形低扁圓盤狀,殼口不增厚反捲,但略為向外膨大,具有深褐色口蓋。英文俗名“Giant Ramshorn”,普遍流通於水族業者的販售通路間,引入臺灣已有相當時日。
120.Mnemiopsis leidyi (櫛水母) 淡海櫛水母
淡海櫛水母是可食浮游動物(包含階段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魚卵以及幼蟲的肉食掠食者,並會破壞水產養殖業。俗名為櫛水母或海胡桃(sea walnut)。淡海櫛水母原生於北美與南美大西洋沿岸的溫帶至亞熱帶河口。在八零年代初意外地經由船隻壓艙水傳至黑海,並對當地生態系造成災難性的衝擊。在八零與九零年代,淡海櫛水母入侵至亞速海、馬摩拉海與愛琴海,最近更經由油輪的壓艙水被引入了裡海。
121.Monomorium destructor (昆蟲) 破壞單家蟻
破壞單家蟻(Monomorium destructor)(新加坡螞蟻)被描述為一個流浪型螞蟻,它經由人類的商業和貿易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已知破壞單家蟻會啃食纖維和橡膠製品,剝除電纜和電話線的橡膠絕緣層,也會破壞聚乙烯電纜,對城市環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22.Monomorium floricola (昆蟲) 花居單家蟻
主要的喬木花蟻,花居單家蟻(Monororium floricola)是世界上分佈最廣泛的流浪型螞蟻之一。花居單家蟻(Monororium floricola)的多數出現記錄是在緯度30度以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溫暖的建築物或溫室內,有緯度高於35度的族群。花居單家蟻(Monororium floricola)被認為是昆蟲卵的重要樹棲捕食者。在關島,它被認為是攻擊本土蝴蝶卵的三種最重要的螞蟻物種之一,導致其種群減少。
123.Monomorium pharaonis (昆蟲) 小黃單家蟻
小黃單家蟻(Monomorium pharaonis),俗稱法老蟻,原產於非洲,並已成功入侵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它集中在熱帶地區,但也常見於溫帶地區中合適的人類基礎設施內,特別是儲存食物的建築物內。由於小黃單家蟻能作為某些細菌人類病原體的載體,它在醫院內很讓人擔心,因為它可能會增加感染率。
124.Musculista senhousia (軟體動物) 雲雀蛤
雲雀蛤(Musculista senhousia)是一種小型、生命週期短的殼菜蛤科貝類,原產於東亞,已成功傳播到紐西蘭,澳洲,地中海和美國太平洋沿岸。它可以迅速生長,會在鬆軟的海洋底部構築足絲墊,使棲息地發生顯著的改變。
125.Mya arenaria (軟體動物) 砂海螂
砂海螂(Mya arenaria)廣泛地分佈在全球各地,主要是因為它能適應不同的環境。砂海螂的影響包括改變棲息地和蓄積巨大的生物量。
126.Mycale grandis (海綿) 夏威夷入侵型海綿
夏威夷入侵型海綿(Mycale grandis)被引入夏威夷海域,被認為具有入侵性,可能會威脅到夏威夷珊瑚和珊瑚礁。它通常只會出現在淺水區,主要污染港口的墩樁、浮船塢或相關人為干擾的棲地,但最近已被觀察到生長在夏威夷海灣的天然珊瑚上面。
127.Myrmica rubra (昆蟲) 小紅蟻
小紅蟻(Myrmica rubra)俗稱歐洲火蟻,此螞蟻是一種侵略性的物種,已經從其原生地歐亞大陸,被引進北美洲東部,它似乎能夠達到相當大的密度。它有一個令人疼痛針刺,也會影響本地螞蟻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和爬行動物。
128.Mytilopsis leucophaeata (軟體動物) 美國似殼菜蛤
美國似殼菜蛤(Mytilopsis leucophaeata),俗稱假黑貽貝,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一般生活在半鹹淡水水域。美國似殼菜蛤可以附著在人工和自然的結構物。由於美國似殼菜蛤的附著習性,他們會污染雞籠,船隻和繩子。美國似殼菜蛤也對工業冷卻水系統造成重大的污染。
129.Mytilopsis sallei (軟體動物) 似殼菜蛤
似殼菜蛤(Mytilopsis sallei),俗稱黑條紋貽貝,是一種使用隨機生存策略的貝類,棲息在潮間帶和淺海水域。它也造成類似斑馬貽貝的生態影響。沙篩貝是主要的污染性物種之一,會形成密集的單一族群,使生物多樣性大幅度降低。
130.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軟體動物) 紫貽貝
紫貽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藍貽貝或地中海貽貝)原產於地中海海岸、黑海與亞得里亞海。它已經成功地在全球廣泛建立族群,幾乎出現在所有引入的溫帶地區,與大港口附近(Branch and Stephanni 2004). 經由船舶污水與壓艙水傳佈,它對於本土族群與原生貽貝的影響,已經被一些研究與觀察證明.(Carlton 1992; Robinson and Griffiths 2002; Geller 1999)
131.Neoseiulus californicus (昆蟲) 加州小新綏蟎
加州小新綏蟎為全世界最為廣泛使用的捕食性蟎類商品之一,生活使屬於 Type II 類型,為著名葉蟎捕食者,且特別能防除吐絲結網的葉蟎屬物種。與 Phytoseiulus persimilis Neoseiulus fallacis 同時引入進行實驗,而後於實驗室與田間均有大量釋放,然多年後均無發現立足。因飼養上有其困難性,故實驗室內已棄養。
132.Nylanderia (=Paratrechina) pubens (昆蟲) 加勒比狂螞蟻
加勒比狂螞蟻,或稱瘋狂的螞蟻,是一種侵入性害蟲,已大量侵襲住宅和企業單位。被認為原產於南美或加勒比海部分地區,加勒比狂螞蟻(Nylanderia pubens)建立的族群爆炸問題非常嚴重。已知會積聚在電氣設備中,導致短路,開關機構堵塞並導致設備故障。由於此螞蟻是大量啃食植物的半翅目昆蟲,所以有報導稱它為農業害蟲。
133.Ochlerotatus japonicus japonicus (昆蟲) 日本伊蚊
日本伊蚊(Ochlerotatus japonicus japonicus)原產於日本,韓國和中國東部地區。它有可能成為一個地方性動物病或流行病的傳播媒介,至少可傳播三種腦炎,也可以作為西尼羅河病毒的傳播媒介。它會在自然岩池和人工容器中繁殖,一般認為已經被引入到美國,常出現在廢棄的汽車輪胎中。它正在迅速擴大其分佈範圍,現在已有至少32個州,包括夏威夷和加拿大的兩個省有其蹤跡。
134.Oopterus soledadinus (昆蟲) 步行蟲
步行蟲(Oopterus soledadinus)生活在南半球的寒溫帶地區。被引入到南喬治亞島和凱爾蓋朗群島,這個廣食性捕食者,在這些島嶼上不斷擴張,嚴重威脅到原生的節肢動物。
135.Ophraella communa (昆蟲) 豬草條紋螢金花蟲
原生於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1996年10月首次在台灣台中港有發現紀錄。目前在台灣平地皆常見。金門亦有調查記錄。
136.Oracella acuta (昆蟲) 濕地松粉蚧
濕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等粉蚧類生物,一般都是小型、隱秘性生物,會對農業和觀賞性植物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問題。它們常會入侵到新的地區,其族群發展迅速,每年能繁殖一代以上。
137.Orconectes rusticus (甲殼類) 羅洛斯鏽斑螯蝦
羅洛斯鏽斑螯蝦(Orconectes rusticus)是一個水生入侵生物,垂釣客使用它們當作誘餌而使其蔓延開來。它原產於美國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斯州和肯塔基州並已蔓延至周邊地區,以及美國東北部地區。羅洛斯鏽斑螯蝦是一個富於攻擊性和傳播迅速的螯蝦會取代同類生物,減少植物和無脊椎動物,捕食本地蝸牛,並減少運動垂釣魚類的族群。
138.Orconectes virilis (甲殼類) 莫里斯綠螯蝦
莫里斯綠螯蝦(Orconectes virilis)原產於美國密蘇里州,密西西比州,俄亥俄州和五大湖水系。它已經由寵物和魚餌貿易引進美國各地,也已經在歐洲一些地方建立族群。它對引入區的生態系造成很大的影響,包括競爭和取代本地魚類和螯蝦,減少蝸牛、底棲動物和水生植物的豐度和生物多樣性。
139.Orthezia insignis (昆蟲) 旌介殼蟲
旌介殼蟲(Orthezia insignis)會吃寄主植物的韌皮部,其排泄的營養物質會促進煤煙病菌生長。在南大西洋聖赫勒拿,使用捕食性瓢蟲Hyperaspis pantherina來進行生物控制,已被證明可成功地控制此介殼蟲。
140.Orthotomicus erosus (昆蟲) 松瘤小蠹
松瘤小蠹(Orthotomicus erosus)是小蠹科甲蟲。它被引入世界各地,往往是由於裝運紡織品等產品,使用的木質包裝材料。松瘤小蠹是真菌病原的載體,已知會攜帶樟子松枯梢病菌,導致許多松樹大量死亡,。
141.Oryctes rhinoceros (昆蟲) 椰子犀角金龜
椰子犀角金龜(Oryctes rhinoceros)是一種最嚴重的椰子樹害蟲。無論在它已經建立族群的熱帶地區,或是對原生的棕櫚樹和原生的露兜樹,椰子犀角金龜(Oryctes rhinoceros)都有蟲害的紀錄。
142.Ostrea edulis (軟體動物) 歐洲牡蠣
歐洲牡蠣(歐洲平牡蠣)原產於歐洲和地中海地區。它被引入到西北大西洋供水產養殖使用。通常生活於泥地,長久以來一直被人類採捕當作食物。在其原生地,歐洲牡蠣被過度採捕,也導致它被重新引入到歐洲。而在大西洋水域,歐洲牡蠣受到牡蠣包米拉蟲(Bonamia ostrae)疾病感染。這種疾病已經使絕大多數歐洲牡蠣死亡。
143.Pachycondyla chinensis (昆蟲) 華夏短針蟻
華夏短針蟻(Pachycondyla chinensis)通常被稱為亞洲針狀螞蟻,原產於東亞,大約在1930年代從日本傳入美國。棲息地包括人為棲地、農業棲地和成熟森林。由於其有有毒的刺,它被認為是潛在的公共健康威脅。研究結果表示,原生螞蟻的多樣性和豐富度與華夏短針蟻(Pachycondyla chinensis)的存在和豐富度呈負相關。在北美東部的溫帶落葉林中,華夏短針蟻(Pachycondyla chinensis)會影響依靠螞蟻傳播種子互利共生的植物,並有可能減少幫助植物傳播的螞蟻的豐度。
144.Pacifastacus leniusculus (甲殼動物) 通訊螯蝦
通訊螯蝦(Pacifastacus leniusculus)是一個大型,強韌的寒溫帶淡水小龍蝦,生活在河流和湖泊。它是美國西北和和加拿大西南部的特有生物,從那裡被引入到南方的州,以及到歐洲和日本。通訊螯蝦是一個侵略性很強的競爭者,無論它被引入到哪裡,當地原生的小龍蝦都會被它取代。此外,它是龍蝦瘟疫真菌的載體,北美小龍蝦以外的所有小龍蝦都容易被此真菌感染,但是通訊螯蝦有相當的免疫力。通訊螯蝦是一種大型,生長和繁殖力都高的物種。因此,它已被證明是良好的養殖品種,在美國西部和歐洲,尤其是在芬蘭和瑞典也能供漁民捕撈。
145.Panonychus ulmi (昆蟲) 歐洲葉蟎
歐洲葉蟎危害初期呈現灰黃色斑點,逐漸變成青銅色斑紋。當高密度危害時候,可使葉片褐化並提早落葉,如在夏季中期危害可導致次年新芽無法正常生發,嚴重者可完全停止發芽。若在夏末被害則可使果實停止生長,影響產量。
146.Paracoccus marginatus (昆蟲) 木瓜秀粉介殼蟲
木瓜秀粉介殼蟲之發育、繁殖最適宜溫度為24-28℃,故春秋季節發生數量大、加上寄主植物若正值開花及結幼果時期,使其為害更形嚴重。台灣中南部之氣候溫暖潮溼,推測此蟲在無防治情形下,應可終年發生。此外,由於包覆於白色棉絮狀中之卵囊可保護此害蟲存活率,往往使防治之功效打折扣。
木瓜秀粉介殼蟲雌成蟲及其若蟲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地上部之植物組織 (如葉片、莖幹、花蕾或果蒂等),若蟲及雌成蟲具爬行能力。
植株若遭大量害蟲危害,會導致葉片黃化或畸形、落葉及果實畸形,影響果實外部的美觀及商品價值外,亦同時分泌蜜露引發煤煙病,影響植株光合作用。
147.Paraleyrodes bondari (昆蟲) 龐達粉蝨
此蟲何時入侵台灣,尚待追蹤。本蟲為害方式類似螺旋粉蝨,成蟲、若蟲刺吸葉液,造成葉片萎凋,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病。
148.Paratachardina pseudolobata (昆蟲) 分裂紫膠蟲
分裂紫膠蟲(Paratachardina pseudolobata)是一種微小的昆蟲,只有2 mm長。它已經入侵到佛羅里達,自1999年以來,其為害植物的種類超過 300種。分裂紫膠蟲會形成非常密集的侵襲,可在很短的時間內使植物樹枝枯死,情況嚴重時下,灌木和小喬木也會死亡。很難加以控制,因為在其自然棲息地,它沒有天敵,也沒有殺蟲劑可用。
149.Paratrechina longicornis (昆蟲) 長角黃山蟻
長角黃山蟻(Paratrechina longicornis)是一種流浪的螞蟻,顧名思義,它會經由商業活動和其他人類的設施,廣泛地擴散開來。它很容易識別,可以觀察它的快速和不規則的運動加以識別。長角黃山蟻(Paratrechina longicornis)對各種環境的適應力很強,會是一個主要害蟲。它會大量出現在家裡或室外,有可能會取代其他螞蟻和其他可能的無脊椎動物。長角黃山蟻(Paratrechina longicornis)會長距離遠離巢外覓食,很難找到它的巢,因此難以控制。
150.Paropsis atomaria (昆蟲) 桉樹金花蟲
桉樹金花蟲是在台灣可取食桃金孃科多種桉樹屬Eucalyptus的種類,只有成蟲能以飛翔來擴散,尋找有桉樹屬Eucalyptus的地方,可能隨幼苗進入台灣。
151.Perna perna (軟體動物) 褐菜蛤
褐菜蛤(Perna perna),俗稱棕貽貝,是一種雙殼貝,最近沿著墨西哥灣入侵到北美洲。它正迅速成為發電站水冷卻系統的一個麻煩問題,也會改變棲息地的物理結構。褐菜蛤(Perna perna)是一種可食用的物種,但是已知,食用受污染的貝類後導致麻痺性貝類中毒(PSP)。
152.Perna viridis (軟體動物) 綠殼菜蛤
綠殼菜蛤(Perna viridis)是雙殼類貝類,原產於亞太地區,分佈很廣。經由船舶壓艙水,船體污染和養殖實驗被引入世界其他地區。在某些環境條件下,綠殼菜蛤可以迅速形成密集的族群。其影響包括造成的工廠進水管堵塞,堵塞蟹籠和蛤蜊養殖袋,以及阻礙商業捕撈。受到附著的船舶,如果不定期進行清理,會降低燃油效率。綠殼菜蛤也會與其他許多污染性的物種競爭,進而將其排擠出去,引起群聚結構和營養關係的變化。
153.Pheidole megacephala (昆蟲) 熱帶大頭家蟻
此種螞蟻為最具侵害性的種類之一。已知原產於非洲南部,現在已經遍佈全球溫帶、熱帶地區。它會取代原生的無脊椎動物,而且會吃種子與草食昆蟲,是一個農業害蟲,減少農作物生產力的,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熱帶大頭家蟻(Pheidole megacephala)也會吃灌溉水、電話纜線及電線。
154.Phenacoccus madeirensis (昆蟲) 美地綿粉介殼蟲
起源於新熱帶地區的美地綿粉介殼蟲(Phenacoccus madeirensis),屬於半翅目(Hemiptera) 胸喙亞目 (Sternorrhyncha)介殼蟲總科(Coccoidea)粉介殼蟲科(Pseudococcidae),是一種高度侵入性的害蟲物種,正在全球傳播和入侵新的地區。目前此害蟲在國外已記錄寄主植物已超過51科130屬植物,被認為是許多植物(如蘋果、鳳梨、柑橘類水果、火龍果、葡萄、芒果、百香果和紅毛丹等水果; 木薯和馬鈴薯等糧食作物; 如胡椒,番茄和茄子等蔬菜; 如棉花之纖維植物; 如芙桑、羅勒和梔子花等觀賞植物)之經濟害蟲。其危害的方式除了以刺吸式口器直接吸食植株之葉片、葉鞘、莖,甚至根部汁液外,蟲體排出的蜜露更引發煤煙病,影響植物行光合作用及觀瞻,降低商品價值。在美國西南部,此害蟲從1990年代迄今已成為溫室觀賞作物主要害蟲之一。由於國際間貿易往來之頻繁,美地粉介殼蟲已全世界廣泛分佈,如鄰近的日本亦在2002年發現此害蟲。再加上此害蟲危害寄主植物隱密的頂芽、鱗皮部或較接近地表之莖葉部之生態特性,故農民可能無法及時加以防治而錯失適當的防治時機,待植株病徵出現時,往往害蟲族群數量已大增,故對觀賞花木可能具危害潛力。
155.Phenacoccus parvus (昆蟲) 櫻丹綿粉介殼蟲
源自於墨西哥及中美洲的櫻丹綿粉介殼蟲屬於半翅目(Hemiptera) 胸喙亞目 (Sternorrhyncha)介殼蟲總科(Coccoidea)粉介殼蟲科(Pseudococcidae)。其危害的方式除了以刺吸式口器直接吸食植株之葉片、葉鞘、莖,甚至根部汁液,使植株發育不良、枯萎,甚至在嚴重危害下,有些植株之幼苗的死亡率更達100%。此外,蟲體排出的蜜露更引發煤煙病,影響植物行光合作用及觀瞻,降低商品價值。
156.Phenacoccus solani (昆蟲) 石蒜綿粉介殼蟲
石蒜綿粉介殼蟲具高繁殖潛能、寄主範圍廣泛,雌成蟲交尾後或行孤雌生殖時,多產卵於植株果蒂附近、芽腋間和枝叉裂縫等部位,雌成蟲及若蟲群聚危害寄主植物莖幹、葉片及果實。對茄科及球根花卉之危害,有時可造成嚴重的危害。
157.Phenacoccus solenopsis (昆蟲) 茄綿粉介殼蟲
茄綿粉介殼蟲(Phenacoccus solenopsis)原產於北美,現在普遍分布於全世界。具有快速繁殖的能力,但除非有風,動物或機械通過作物的幫助,否則分散效率低。隨著活植物材料國際貿易的增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傳播到其他區域。該物種是多食性,其寄主植物多達64科的200多個屬的寄主植物。此害蟲已成為非洲熱帶,澳大利亞,新北極,新熱帶和東方地區的入侵性害蟲,造成直接的經濟和生態破壞,嚴重的侵擾降低了植物的活力並導致植物死亡。
158.Philornis downsi (昆蟲) 家蠅
家蠅(Philornis downsi)成蟲吃水果,但幼蟲是半吸血性的(吃鳥類的血液和組織液)。1997年,家蠅幼蟲第一次被發現在Santa Cruz 島上的雀鳥巢,追溯調查結果顯示,此昆蟲早在1964年就出現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從那時起,這種寄生蟲已經擴散到加拉帕戈斯群島13個主要島嶼中的12個島嶼,64-100%的達爾文雀的巢有它的幼蟲。幼蟲吸血造成的幼鳥死亡率高達 76%。對於這樣高的影響,它被歸類為最高風險等級的引入昆蟲和疾病或寄生蟲。
159.Phyllorhiza punctata (海蜇) 珍珠水母
珍珠水母(Phyllorhiza punctata)已從西太平洋被引進到北美地區,威脅到大型漁撈業,因為它會吃魚’類、蟹類和蝦類的卵和幼蟲,也會堵塞漁網,損害魚具導致捕魚活動被迫停止。
160.Phyllotreta chotanica (昆蟲) 藍菜葉蚤
此種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新興害蟲,與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1803) [黃條葉蚤]共同出現在十字花科作物,並沒有競爭排除的現象。在野外,也會取食白花菜科的白花菜及平伏莖白花菜 (Lee et al. 2011).
161.Pieris rapae crucivora (昆蟲) 白粉蝶
1960年代在台灣數量激增,取代緣點白粉蝶,成為台灣地區十字花科蔬菜最主要的害蟲,分布在台灣全島,可能因為1960年代蔬菜栽培方式改變,有利白粉蝶之大量繁殖所致。
162.Platydemus manokwari (昆蟲) 扁蟲
扁蟲被引進一些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島嶼,作為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的生物防治物。
163.Polistes chinensis antennalis (昆蟲) 中華長腳馬蜂
中華長腳馬蜂(Polistes chinensis antennalis)原產於日本和中國地區,目前已經是廣泛地散佈在紐西蘭的引進物種。有關其對原生動物的影響的研究很少,但因為它會獵食昆蟲,可能會威脅到本地的無脊椎動物。它也可能會和本地的無脊椎動物動物競爭花蜜資源。
164.Pomacea bridgesii (軟體動物) 黃金福壽螺
黃金福壽螺是水族業引入臺灣的外來種觀賞淡水貝類,約於 2000 年前後引入。本種偶會啃食水生植物,但其對水生植物之威脅性不如福壽螺,主要以植物性腐質為食,繁殖效率亦低於福壽螺。即使如此,本物種若逃逸至自然環境中並建立繁殖族群,仍可能造成臺灣淡水域生態環境之威脅。黃金福壽螺目前在臺灣常見於水族業者販售通路,但已可於東部某些農業區農業灌溉溝渠觀察到活動個體,偏好棲息於水流較緩的淨水區,但也能於灌溉溝渠中棲息。
165.Pomacea canaliculata (軟體動物) 福壽螺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一種淡水蝸牛,會吃掉大量水中植物,包括蓮花、大黑慈菇、芋頭與米。從它的原生地南美洲藉由水族貿易廣泛地入侵世界各地,也可作為人類食物的來源,在東南亞(主要是米)與夏威夷(芋頭),它是一個主要的農作物害蟲,而且經由可能帶來的棲地改變以及與本土物種競爭,對全球許多窪地帶來嚴重的威脅。
166.Pomacea insularum (軟體動物) 島嶼福壽螺
濕地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環境之一,並提供出色的生態服務。島嶼福壽螺(Pomacea)是世界許多地方的非原生腹足動物,是淺濕地棲息地水生植物的重要消費者。它們生長速度快,繁殖率高,有助於它成功入侵到其他地方。
167.Pomacea scalaris (軟體動物) 梯狀福壽螺
梯狀福壽螺的入侵管道與明確的引入史不明,梯狀福壽螺可能是於 1989 年前後入侵臺灣;最早發現於屏東萬巒的五溝水一帶濕地水圳,目前侷限分布於屏東、高雄部分淡水域環境。本種雖會啃食水生植物,對台灣農業與生態的危害程度,不如福壽螺嚴重
168.Porcellio scaber (昆蟲) 糙瓷鼠婦
糙瓷鼠婦(Porcellio scaber)是陸生的甲殼類動物,2001年4月首次記錄在亞南極的馬里恩島。2001年9月和2002年4月的調查共取得了多達 391個標本包括懷孕的雌蟲。有人擔心,糙瓷鼠婦可能會影響引入區的原生無脊椎動物。例如,戈夫島特有的原生等腳類已經很少出現在低地,但是陸生的等腳類鼠婦蟲數量卻很多,然而在高地地區鼠婦蟲的數量很少。糙瓷鼠婦也可能會和馬里恩島原生的腐食性動物競爭,例如馬里恩無翅蛾和蚯蚓。
169.Potamocorbula amurensis (軟體動物) 黑龍江河籃蛤
此種以懸浮物為食的雙殼貝原生於日本、中國與韓國的熱帶至溫帶水域。以亞洲或中國雙殼貝著稱,此物種在舊金山灣與加州等地已建立高數量的族群,被視為造成主要生物干擾與生態影響的物種。
170.Potamopyrgus antipodarum (軟體動物) 紐西蘭泥蝸
紐西蘭泥蝸(Potamopyrgus antipodarum)是水生蝸牛,原產於紐西蘭,被引入澳洲,歐洲和北美。它可以居住在範圍廣泛的生態系統,包括河流,水庫,湖泊和河口。紐西蘭泥蝸可以佔一條河流中所有無脊椎動物生物量的 95%以上,因此它很可能會改變一些河川的基礎生產力。他們可以在引入區迅速蔓延,並能忍受乾燥和溫度變化,而且體型夠小,所以被引入後可以生存在很多類型的水域。
171.Procambarus clarkii (甲殼動物) 克氏原蝲蛄
克氏原蝲蛄(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種堅韌的溫帶淡水小龍蝦,通常生活在沼澤,河流,緩緩流動的水域,水庫,灌溉系統和稻田。它可能是一個關鍵物種,會影響生態系統的許多組成,改變本土植物和動物群落棲地性質。它是一個侵略性很強的競爭者,會和本地小龍蝦競爭,其挖洞行為可能會對農地造成嚴重的問題。管理方法包括禁止小龍蝦活體運輸,放養原生小龍蝦來復育棲息,以及加強教育公衆,使其瞭解入侵小龍蝦對環境造成的風險。鼓勵養殖本地物種,以及研究養殖本土小龍蝦的經營管理方法,可能有助於減少外來小龍蝦的進口數量。
172.Procambarus virginalis (甲殼動物) 大理石螯蝦
大理石螯蝦為三倍體孤雌生殖之物種,僅需一隻個體即可繁殖,並可能在入侵後快速繁殖並擴散。可能會捕食原生物種或是競爭棲地,加上孤雌生殖特性與驚人的繁殖能力,此物種被認為具入侵性,歐洲地區已有研究建議禁止買賣此物種。大理石螯蝦是以水族觀賞名目引入台灣,在台灣水族市場已相當普遍。2020 年 7 月於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發現大量個體,相關移除工作雖然已移除了一萬多隻,但仍有許多未移除之個體, 可見其驚人的繁殖能力 (紀重佑、施習德 2021)。
173.Procontarinia mangicola (昆蟲) 檬果癭蚋
雙翅目癭蚋科昆蟲,幼蟲孵化後於檬果葉片引發水泡狀蟲癭,幼蟲發育成熟時離開蟲癭,進入入土並化蛹及羽化,雌蟲交配後尋找稚嫩葉片產卵。於台灣一年可達10-16世代。
174.Procontarinia robusta (昆蟲) 檬果壯鋏普癭蚋
雙翅目癭蚋科昆蟲,幼蟲孵化後於葉片引發黑色錐形蟲癭,幼蟲與蛹於蟲癭內發育,羽化時成蟲離癭,雌蟲交配後尋找稚嫩檬果葉片產卵。於台灣,約2個月可完成一世代,一年約5-7世代。
175.Pseudodiaptomus inopinus (甲殼動物) 指狀偽鏢水蚤
指狀偽鏢水蚤(Pseudodiaptomus inopinus)是印度太平洋地區包括東南亞的特有生物。1980年至1990年經由壓艙水,被引入太平洋西北部的河口,並迅速擴大其分佈範圍。它持續生活在華盛頓南部和俄勒岡州南部之間的的許多河口。它似乎已成為該地區穩定和主要的浮游動物。指狀偽鏢水蚤在一些河口的優勢狀況,可能會改變食物網和生態系統動力學,但改變程度尚不得而知。
176.Pyrops candelaria (昆蟲) 龍眼雞
本種原生於金門、中國南方及中南半島,台灣本島原無分布,對金門來說為原生種,但對台灣本島來說是外來種。許多寄主植物為重要經濟果樹,若蟲及成蟲皆吸食樹幹及枝條汁液維生,族群密度高會造成樹勢衰落及枝條枯乾,造成果實品質低劣甚至落果。
177.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昆蟲) 刺桐釉小蜂
刺桐釉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造成珊瑚樹(刺桐屬植物)的葉片和嫩枝不正常的生長,是是這新崛起的入侵種存在的警示。刺桐釉小蜂體長只有 1.5 mm,很容易經由受感染的刺桐樹葉傳播。
178.Radumeris tasmaniensis (昆蟲) 黃花土蜂
黃花土蜂(Radumeris tasmaniensis)原產於澳洲和巴布亞新幾內亞。這是一種單獨寄生在金龜甲科昆蟲體外的土蜂。它會把卵產在被麻痺的宿主幼蟲上。自1999年以來此物種已被確認已經零星地出現在紐西蘭馬努考港灣以北的地區,目前人們正在擔心該如何保護本土的甲蟲。
179.Rangia cuneata (軟體動物) 馬珂蛤
馬珂蛤(Rangia cuneata)棲息在鹽度低的河口棲地,最常出現在鹽度 5~15 PSU 的地方。在墨西哥海灣沿岸,它是經濟性蛤類漁業的重要基礎之一。低鹽度,高濁度,底部為軟砂泥和植物,似乎是對馬珂蛤最有利的棲息地。此物種最近被發現在歐洲鹹淡水域。2005年時只發現一些小的個體,到2006年2月已經大量出現在工廠冷卻水系統的的管道中。在此之前的紀錄,馬珂蛤只分佈在北美洲墨西哥灣和大西洋沿岸。
180.Raoiella indica (蜘蛛) 印度雷須蟎
印度雷須蟎(Raoiella indica)是一種入侵加勒比地區的寄生蟎蟲,它對許多植物產業構成嚴重的威脅。它最近入侵到美洲被稱為最大的蟎蟲爆發事件。嚴重影響到椰子,觀賞性棕櫚樹和蘭花,其會感染一些新的物種,並蔓延到新的地方,使它成為西部熱帶地區最險惡的害蟲。
181.Rapana venosa (軟體動物) 紅皺岩螺
紅皺岩螺(Rapana venosa)是掠食性的海螺,可能會影響自然和養殖的牡蠣、貽貝和其他軟體動物。它在引入區,造成生態系統的重大變化。它有很高的生態適應力,生育率高,生長速度快,耐低鹽度、高溫和低溫,也耐水質污染和缺氧的環境。船舶壓艙水促進其遠距離傳播,紅皺岩螺的浮游生物階段幼蟲常被發現在壓艙水中。
182.Rhabdoscelus lineaticollis (昆蟲) 亞洲棕櫚象鼻蟲
在台灣於1997年被發現,隨後陸續在多處被發現,其危害台灣的棕櫚科及禾本科植物,發生高峰期約在5-8月,以潮溼及密植地區特別容易發生,發生消長隨著季節及寄主植物而異。
183.Rhipiphorothrips cruentatus (昆蟲) 腹鉤薊馬
腹鈎薊馬為害中、老葉為主,嚴重時尚可為害果實。為害葉片時,由葉背靠近葉柄部份開始發生,初齡若蟲聚集一處為害,被害處呈銹色或深暗色斑,葉色變黃,嚴重時可致脫落,其排泄物沾在葉面上,易引來雜菌寄生,污染葉面,阻礙光合作用。為害果實時,同樣使果面產生銹色或深暗色斑,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品質。
184.Rhithropanopeus harrisii (甲殼動物) 扇蟹
扇蟹(Rhithropanopeus harrisii)是一個小型河口蟹,原產於北美大西洋沿岸。它已入侵到歐洲和北美的許多地方。一般認為主經是經由牡蠣運輸和船舶壓艙水而擴散開來。有人認為,它會與本地物種競爭,改變食物網,污染管道系統,也是白斑桿狀病毒的載體。
185.Sabella spallanzanii (環節動物) 歐洲扇蟲
歐洲扇蟲(Sabella spallanzanii)是一種濾食性管蟲,它有可能會和當地生物競爭與食物和空間,改變當地的海洋生態系統。它也可能會和養殖貽貝和牡蠣競爭,造成養殖場的經濟損失。
186.Sagra femorata (昆蟲) 琉璃粗腿金花蟲
由於琉璃粗腿金花蟲長相奇特且艷麗,是寵物店販售的種類之一,一些人在野外發現後可能覺得新奇而帶回家觀察,之後在住家附近野放,有可能造成人為傳播的機會
187.Schizoporella errata (苔蘚蟲) 錯誤裂孔苔蘚蟲
錯誤裂孔苔蘚蟲(Schizoporella errata)是一種全身包覆著鈣殼的苔蘚蟲。它最常在底部拓殖,包括人工水下結構物和船體。族群高度可達到 25 cm,成長後的形式非常多樣,有時會和其他污染性生物一起佔滿棲地空間。
188.Schizoporella unicornis (苔蘚蟲) 獨角裂孔苔蘚蟲
獨角裂孔苔蘚蟲(Schizoporella unicornis)是一種原產於日本的硬殼苔蘚蟲。它經由附著在牡蠣或船體,被無意間引入世界各地的一些地方。獨角裂孔苔蘚蟲(Schizoporella unicornis)是一種族群量很大的污染性生物,已知會抑制本地苔蘚類生物生長和固著。
189.Scolopendra morsitans (蜈蚣/千足蟲) 赤蜈蚣
一般認為赤蜈蚣(Scolopendra morsitans)是造成聖赫勒拿島極危(CR)的巨蜈蚣族群減少的原因之一(請參閱 Labidura herculeana在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 ),聖赫勒拿島上的巨甲蟲和其他特有的無脊椎動物可能因而增加。
190.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 (昆蟲) 劍麻象鼻蟲
劍麻象鼻蟲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正在成為世界各地的姬松科和龍血樹科樹種的主要害蟲。它原產於墨西哥,使那裡的龍舌蘭作物的種群數量減少,特別是龍舌蘭酒和黃條龍舌蘭酒行業中使用的物種作物。觀賞植物的進口促進了劍麻象鼻蟲(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在世界許多地區建立族群,特別是在中美劍麻象鼻蟲(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洲、加勒比海地區、非洲、亞洲和南美。由於其幼蟲會在宿主植物上鑽孔而引起腐爛,這隨後造成微生物進入宿主,有時甚至導致死亡。由於通常在宿主植物內部發現該物種,因此已證明典型的殺蟲劑無效。但是對該物種的研究表示,把成蟲從宿主身上誘引到採集點,可能是一種潛在的管理工具,。
191.Sirex noctilio (昆蟲) 雲杉藍樹蜂
雲杉藍樹蜂(Sirex noctilio)是一種高風險的入侵物種,原產於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已經被證明對許多松樹造林地具有毀滅性,死亡率高達 80%。它能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國際、國家和州政府機構都對它進行了許多研究,並繼續專注於找出控制和遏制方法。
192.Solenopsis geminata (昆蟲) 熱帶火家蟻
熱帶火家蟻(Solenopsis geminata)經由人類商業活動,幾乎已蔓延到世界各地。它通常是侵入開放的地區,但可以很容易地拓殖到人工設施和農業系統,如氣候炎熱的咖啡林和甘蔗林。已知其最大的威脅是令人痛苦叮刺,以及因尋找昆蟲蜜露造成經濟作物的損失。已知熱帶火家蟻會使原生蝴蝶族群卵和幼蟲減少。它有可能取代本地螞蟻族群,但它也很容易受到來自一些其他種類的螞蟻的競爭壓力影響。
193.Solenopsis invicta (昆蟲) 入侵紅火蟻
牠們是一群廣食性的掠食者,發生時常常以具大的數量出現,且能掌控大部份的食物資源。牠們的繁殖及擴展的速率非常快;一旦巢穴被干擾,牠們能很快的移居以確保整個群體的存活。牠們能善用螫針而讓獵物癱瘓或驅趕與其競爭的大型脊椎動物。
194.Solenopsis papuana (昆蟲) 巴布亞火蟻
巴布亞火蟻(Solenopsis papuana)是太平洋區域原生的螞蟻,與其他更多的外來入侵螞蟻,大量生活在一起,但它不是主要的害蟲。它已被引入到夏威夷,並已能侵入完整的森林地。
195.Solenopsis richteri (昆蟲) 黑火蟻
黑火蟻(Solenopsis richteri),俗稱進口黑火蟻,原產於南美洲。它會建立大型土堆,可以達到 46 cm的高度。黑火蟻會損害農作物,阻礙休閒活動,破壞道路的瀝青。對黑火蟻毒液過敏的人,如果被叮咬,將是非常危險。消滅黑火蟻並不是一個選項。它可以被控制,但這是一個必須持續進行的程序。
196.Sphaeroma quoianum (=S. quoyanum) (甲殼動物) 團水蝨
團水蝨(Sphaeroma quoianum)是穴居等足類動物,會入侵河口環境,造成侵蝕率增加,嚴重破壞海洋結構。其繁殖模式效率佳,族群密度高,拓殖速度快,使它成為河口系統的嚴重入侵物種。密度高的團水蝨能增加侵蝕量高達 240%,這種情況發生在加州。
197.Styela clava (被囊動物) 柄海鞘
柄海鞘是一種污染性生物,原生於太平洋海岸地區。由於其堅韌的特性,能抵禦鹽度和溫度波動,很容易在任何引入的地方建立族群。它可以達到極高的密度,會和原生生物競爭食物,而將原生生物逐出水體。柄海鞘的幼蟲也比本地物種的幼蟲早出現,造成本地物種的幼蟲減少。它是貽貝和牡蠣養殖業者的一個麻煩問題。
198.Styela plicata (被囊動物) 皺瘤海鞘
皺瘤海鞘(Styela plicata)是一種全球溫帶到亞熱帶的海鞘。它是一種有害生物,會競逐掉掉原生的固著生物,把他們從硬質基底排除。已知它會污染海洋船舶及其他硬質基底,也藉由這種方式經由海洋傳播。只有少數地方把皺瘤海鞘當作一種入侵物種,但已經有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可用來控制這種海鞘。
199.Tapinoma melanocephalum (昆蟲) 黑頭慌琉璃蟻
黑頭慌琉璃蟻(Tapinoma melanocephalum)是一種流浪型螞蟻,透過人類活動的協助,已經遍布全球。對棲息地有很高的彈性選擇,使得它能在棲地經過一些形式的干擾後,在更強勢的螞蟻立足之前,建立它的族群。它很容易在戶外或室內築巢。黑頭慌琉璃蟻是個家屋害蟲,也會干擾溫室環境,更會在醫院內運輸病原微生物。
200.Technomyrmex albipes (昆蟲) 白足扁琉璃蟻
原產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白足扁琉璃蟻(Technomyrmex albipes)俗稱白腳螞蟻,已蔓延到澳洲,非洲,北美,加勒比海和亞洲。白足狡臭蟻常常被發現藏在鮮花等進口植物。它喜歡侵入房屋內,在牆壁空隙築巢,很讓屋主困擾。白足扁琉璃蟻這種不尋常的群體結構,使他們能夠迅速繁殖,尤其是在氣候溫暖時,有些地方會出現數百萬的個體。當白足扁琉璃蟻族群量大時,很難加以控制,因為化學毒餌不會在工蟻之間轉移。
201.Tessaratoma papillosa (昆蟲) 荔枝椿象
1999年非故意地被引入台灣,寄主植物包括荔枝、龍眼、欒樹、無患子科、柑橘等18科28種以上。荔枝及龍眼為主要寄主,次要寄主如欒樹、柑橘、李、梨、橄欖及香蕉等。
202.Tetranychus evansi (昆蟲) 伊凡氏葉蟎
伊凡氏葉蟎嚴重危害時,被害葉片顏色變白,尤其沿中肋之部位,嚴重時被害之葉片枯萎並提早落葉,最後導致植株凋萎,導致被害株之葉片或植株生育不良。
203.Tetranychus urticae (昆蟲) 二點葉蟎
二點葉蟎通常棲息於葉背,當密度高時部分會移至葉面,且能見到大量絲網,偶有發生於花或果實,一般多沿葉脈或凹陷處產卵及吸食為害,被害部位初期呈白色斑點,密度高時葉片全面被害成黃化或褐化狀,枯萎而致提早落葉,影響植株生長勢。
204.Tetropium fuscum (昆蟲) 暗褐斷眼天牛
暗褐斷眼天牛(Tetropium fuscum)是一種入侵風險很高的物種,原產於歐洲和亞洲,已被引入到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嚴重破壞那裡的紅雲杉林。由加拿大食物檢驗局(CFIA)進行的移除的工作,被認為是無效的。目前已經進行檢疫和預防性措施,也研究出其他控制方法。
205.Thrips palmi (昆蟲) 南黃薊馬
南黃薊馬的寄主植物從葉片、莖、花、果實等部位都會受到若蟲及成蟲的為害,受害部位初期呈銀白色斑點或條斑,嚴重者呈褐色,果實則呈褐色疤痕,或造成果品畸形,嚴重影響商品價值及產量。
206.Thrips simplex (昆蟲) 唐菖蒲薊馬
唐菖蒲薊馬的寄主植物雖包括多種球根花卉,但以在唐菖蒲上最嚴重,每於栽種唐菖蒲時大量發生,植株生長期間,卵產於葉片內,幼蟲與成蟲均為害花、葉,造成花瓣與葉片銀白斑。
207.Tomicus piniperda (昆蟲) 縱坑切梢小蠹
非原生森林昆蟲在國際間傳播,對全球森林的永續,是一種威脅。縱坑切梢種(鞘翅目小蠹科)是歐亞大陸,歐洲和地中海重要的松林害蟲。縱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據報告是歐洲破壞性第二大的食芽昆蟲。針葉樹不像落葉喬木可以在落葉後很快地長出新葉取代。因此,縱坑切梢小蠹會永久性地破壞新芽,嚴重阻礙新葉生長。
208.Toumeyella parvicornis (昆蟲) 蠟蚧
2005年首次在凱科斯中部,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上,發現原產於美國東部和南卡達的蠟蚧(Toumeyella parvicornis),該病侵襲了特有的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 bahamensis)。這種介殼蟲的侵擾導致樹木的活力降低並減少了種子的產量。它還會導致樹木的枯萎並通常導致松樹死亡。因此,蠟蚧(Toumeyella parvicornis)會導致其宿主物種數量大幅下降,據報導損失率高達90%至95%。
209.Trachymela sloanei (昆蟲) 澳洲金花蟲
在台灣澳洲金花蟲可取食桃金孃科多種桉樹屬Eucalyptus的種類,只有成蟲能以飛翔來擴散,尋找有桉樹屬Eucalyptus的地方,可能隨幼苗進入台灣。
210.Trechisibus antarcticus (昆蟲) 南極步行蟲
在南喬治亞進行的詳細研究顯示,亞南極和南極地區引入南極步行蟲(Trechisibus antarcticus)的結果,使得原生草食性甲蟲的幼蟲被南極步行蟲大量捕食,造成族群大量減少。一般認為步行蟲會被棲地的低溫限制,氣候暖化後增加的熱能供應,可能對它有利。
211.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昆蟲) 溫室粉蝨
溫室粉蝨會危害各種植物,直接吸取植物體之汁液,密度高時常引起落葉及阻礙果實之成熟;尚能分泌多量之蜜露,誘發煤煙病,阻礙植株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之進行,影響作物之產量與品質,更可傳播植物病源,影響觀賞植物之外觀 (如 ToTV)。
212.Trogoderma granarium (昆蟲) 小紅鰹節蟲
小紅鰹節蟲為最主要倉儲害蟲之一。牠能在倉庫中保持低密度,並能長時間維持不活動狀態。
213.Tubastraea coccinea (珊瑚) 短管星珊瑚
短管星珊瑚(Tubastraea coccinea)已被引入到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一般認為它會和原生底棲無脊椎動物競爭生存空間。它會使原生海綿和珊瑚減少,顯著地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214.Urosalpinx cinerea (軟體動物) 鑽蠔螺
鑽蠔螺(Urosalpinx cinerea)原產於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它侵入了一些北美地區和英國南部的海灣,最近經由商業牡蠣運輸,入侵到荷蘭。鑽蠔螺(Urosalpinx cinerea)特別喜歡吃牡蠣的幼苗,造成高達 50%的死亡率,使它成為牡蠣產業的一個嚴重害蟲。
215.Varroa destructor (蜘蛛) 蜜蜂蟹蟎
蜜蜂蟹蟎(Varroa destructor)是一個外部寄生蟲。遍布全球大部分地區,會攻擊各種蜜蜂的所有生命階段。蜜蜂蟹蟎會吸食發育中的蜜蜂幼蟲的血液,也會吸食蜜蜂蟲的血液,使蜜蜂變虛弱,壽命縮短。如過不加以處理,蟹蟎會增加到摧毀整個蜂群。隨著受感染的蜂群移動授粉,蟹蟎會在當地迅速傳播。雖然蜜蜂蟹蟎只能在蜜蜂身上繁殖,其他昆蟲也可協助它傳播。
216.Vespa velutina nigrithorax (昆蟲) 墨胸胡蜂
又稱黑胸胡蜂為胡蜂科胡蜂屬的節肢動物。因跗節呈現明顯的淺黃色,因此有黃腳虎頭蜂及赤尾虎頭蜂的別名。墨胸胡蜂毒素成分複雜,雖含量較低,但毒性很強。體長約20mm,體被棕色毛;頭胸黑色,背黑色毛;前胸背板前緣中央向前隆起,前足脛節前緣內側、跗節黃色,余呈黑色,中、後足脛節、跗節黃色,余呈黑色。雄蜂腹部7節。墨胸胡蜂的捕食範圍非常廣泛,屬雜食性昆蟲。墨胸胡蜂攻擊性強,是襲人的胡蜂中最常見且危險種類之一
217.Vespula germanica (昆蟲) 德國黃胡蜂
德國黃胡蜂(Vespula germanica),俗稱德國蜂或歐洲蜂,是一種社會性蜂種。在其引入區,它往往比在原生地更能成功有效地利用重要的食物資源,如花蜜和昆蟲,這些也可能是本地動物依賴的食物資源。德國黃胡蜂展現出一個成功的侵略者的特性,能從單一隻授精過的雌建立一個新的族群。
218.Vespula pensylvanica (昆蟲) 西方黄胡蜂
西方黄胡蜂(Vespula pensylvanica)是捕食者,吃各種無脊椎動物,很有可能會對島上的原生動植物棲息地,產生負面影響。
219.Vespula vulgaris (昆蟲) 胡蜂
胡蜂築巢於地下、樹洞或建築物的隙縫中。它除了有引起人類刺痛的螫針,還會與鳥類及其他捕食性昆蟲爭奪昆蟲與花蜜的資源。它也會在垃圾筒及野餐區尋找水果及腐肉取食。
220.Wasmannia auropunctata (昆蟲) 小火蟻
小火蟻會減少自然界之生物多樣性,尤其會減少飛行性及樹棲昆蟲的總量,以及蛛形綱動物的族群數量。以其能令人疼痛的螫針聞名。在加拉巴哥群島,此種火蟻會吃掉剛孵化的小龜,並攻擊成年陸龜的眼睛和泄殖腔。現今這種火蟻被認為是太平洋區域中最具威脅性的螞蟻。
221.Watersipora subtorquata (苔蘚蟲) 頸鏈血苔蘚蟲
頸鏈血苔蘚蟲(Watersipora subtorquata)是一個外殼鬆散的苔蘚蟲。它能耐受含銅的抗污染塗料,是臭名昭著的污染船體的生物,也會促進其他海洋入侵物種的傳播。頸鏈血苔蘚蟲被認為會入侵到全球的寒溫帶水域。目前採取預防措施是唯一可行的控制方法。
222.Xyleborus glabratus (昆蟲) 小蠹蟲
小蠹蟲(Xyleborus glabratus)是一種原產於亞洲的菌蠹蟲,它是在新發現的真菌-樟科萎凋病菌( Raffaelea lauricola)中唯一已知的媒介,會引起樟科家族成員月桂樹、以及最著名的是紅灣樹( Persea borbonia)和鱷梨(Persea americana)枯萎。與小蠹蟲(Xyleborus glabratus)和樟科萎凋病菌( Raffaelea lauricola)相關的最新文獻指出出,迅速傳播和高死亡率,暗示該複合體對美國東南部紅灣樹( Persea borbonia)生存有嚴重的威脅。此外,它可能入侵佛羅里達州和其他地方的鱷梨產業,可能導致毀滅性的結果。
223.Xylosandrus compactus (昆蟲) 黑色枝小蠹
原生於亞洲,黑色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已經蔓延到全世界許多咖啡種植區,不僅對農作物造成損害,也對原始森林樹木造成損害。黑色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鞘翅目)屬於小蠹科,是其中最具破壞性的昆蟲。由於大多數小蠹蟲會在樹皮或木材內部繁殖,人們早已認識到,小蠹蟲很容易經由國際貿易傳播。
224.Xylosandrus mutilatus (昆蟲) 板栗剪尾材小蠹蟲
板栗剪尾材小蠹蟲(Xylosandrus mutilatus)屬於甲蟲科,通常被稱為樹皮甲蟲。板栗剪尾材小蠹蟲會在宿主樹木的木質部建立立巢廊,最終導致宿主死亡。這些寄生巢廊也會降低木材產量,當它攻擊珍貴的闊葉樹種時,會嚴重地影響木材產業。許多樹皮甲蟲也是真菌病原體的載體,但不知道哪些真菌是板栗剪尾材小蠹蟲可能會或可能不會窩藏的真菌。
border
border border b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