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rder border
*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 百大入侵種 翻譯維護登入 中文版首頁 English Version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國家或區域 棲地 物種細類別 物種粗類別 學名或中文名  
  尚未登入!      
        2022年台灣專家提供的台灣入侵種共有52筆
1.Basella alba (草本植物) 落葵
多年生草質藤本,具有蔓延性的肉質莖。單葉互生,葉肉質。有高度營養價值,且生長快速,環境適應力強,可用種子或枝條繁殖,為良好的有機作物,故被廣泛種植來食用。除了食用外,亦能入藥,可健胃助消化,其豐富的多醣體黏液具有消炎功用。
2.Cleome rutidosperma (草本植物) 平伏莖白花菜
會倒臥生長的草本植物,三出複葉為其明顯特徵。喜愛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中生長,現已廣泛分布於全台路邊、花園、農田、荒地裡,尤其是南部地區。為許多種蝴蝶的食草。因其植株低矮,一般認為是低危害性的雜草。因其生長快速適應力強,被推薦為種植至果園作為草生栽培地被植物。
3.Crotalaria trichotoma (草本植物) 南美豬屎豆
南美豬屎豆在貧脊土壤,缺乏林蔭覆蓋及溫濕度變化劇烈的自然環境下皆可正常生長,不需特別栽培維護即可長得很良好。故會侵佔棲地,抑制原生植物的生存,進而影響當地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性。
4.Gaillardia pulchella (草本植物) 天人菊
為群聚叢生之草本植物,具有高耐性,可以長在海濱沙地上,故被廣泛種植於濱海地區作為固沙之用。其花色鮮豔且多變,適合種植於庭園做為景觀作物。原生於北美,現已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在台灣,主要生長在澎湖海邊,被選作澎湖縣縣花。
5.Panicum maximum (草本植物) 大黍
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作為飼料用草被引入。具有豐富的地下根系,可叢生成一整片。於乾季會枯萎,容易引起大火,使木本植物小苗不易存活,並讓可生長區域擴大,在降雨之後便能迅速萌蘖,快速佔滿生育地,成為以大黍為優勢的草生地。
6.Agasicles hygrophila (昆蟲) 雙條長葉蚤
原產於南美 (Selman and Vogt 1971) ;為了防治世界性雜草—長梗滿天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以人為的方式釋放到北美(Coulson 1977) 、紐西蘭 (Stewart et al. 1996) 、澳洲 (Julien 1980) 、泰國 (Napompeth 1981)及中國 (Wang et al. 1988)。台灣在1930年代即有長梗滿天星,但未曾正式引入雙條長葉蚤,直到李及鄭(2007)正式確認及描述。
7.Aleurothrixus floccosus (昆蟲) 棉絮粉蝨
文獻指出棉絮粉蝨可為害 31 科39 屬50 種以上之寄主植物。在我國主要發生在農業用地與短期園藝作物栽培區,其中特別以金露花為主要寄主植物,因其為公園常見植物,目前各地公園都常能見到密度甚高棉絮粉蝨危害。另外國內農業區主要能見為害番石榴,紀錄上另外有危害柑桔類、咖啡及香蕉等經濟作物。
8.Bactrocera dorsalis (昆蟲) 東方果實蠅
此蟲飛行能力強,雌蟲交尾後,會以產卵管插入成熟的寄主果實進行產卵,孵化的幼蟲以果肉為食物來源,常導致果實表面流膠、果實腐爛、畸形,甚至落果,喪失果實的商品價值。
9.Blastopsylla occidentalis (昆蟲) 桉樹木蝨
原生於澳洲的木蝨物種,隨著園藝植物的貿易,散布至世界多個國家。若蟲取食嫩葉所分泌的大量蠟絲及蜜露會造成葉片上煤煙病,大量取食也造成葉片扭曲,會導致葉片生長不佳及苗木衰弱。
10.Chaetocnema confinis (昆蟲) 蕹菜凹脛葉蚤
此種是危害旋花科作物的新興害蟲,如蕹菜 (施 2001)及番薯(Hayashikawa et al. 2013) ,在野外取食牽牛花及馬鞍藤Ipomoea pes-caprae。
11.Coccidohystrix insolita (昆蟲) 茄疣粉介殼蟲
茄科的入侵害蟲茄疣粉介殼蟲 [Coccidohystrix insolita (Green) (半翅目:粉介殼蟲科)]。根據植物保護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14年進行滅絕及監測此害蟲的工作,迄今未再發現此害蟲。
12.Comstockaspis perniciosa (昆蟲) 梨齒盾介殼蟲
起源於東方區北部之梨齒盾介殼蟲是世界許多地區落葉果樹的主要害蟲,1870年左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首次被記錄,進而迅速傳播到美國的主要水果種植區及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和南美洲,歐洲(從西班牙到高加索),日本,印度,南非和澳大利亞。具高繁殖潛能、寄主範圍廣泛,梨齒盾介殼蟲若蟲及雌成蟲固著於寄主植物的枝條、葉柄、葉背或果實為害。受害後植物枝條常呈深灰色而果實常造成凹陷、龜裂、在蟲體介殼周圍呈一圈紅暈,蟲體過多時則呈一大片紅色的癥狀。嚴重危害可導致植株枝幹枯萎,受害植株長勢衰弱,生長緩慢或停止,失水乾枯,影響生長勢。此外,在取食過程若排出蜜露引發煤煙病(sooty mould),干擾植物行光合作用,使生長不良、葉片掉落,並影響農產品觀瞻,降低商品價值。此外,或因取食造成植物組織傷口,往往成為病原菌侵入的途徑,引發其他病原菌的感染。
13.Contarinia maculipennis (昆蟲) 石斛癭蚋
石斛癭蚋 (Contarinia maculipennis Felt)原產於東南亞,在泰國主要隨石斛蘭切花傳播至其他國家,如美國(夏威夷州、佛羅里達州) (Gagné, 1995)及日本琉球群島等地 (Tokuda, 2002) 陸續發生危害。本蟲在泰國終年發生,但由於當地午後經常具午後大雷雨的天候,使其害蟲族群不易大幅上升。此害蟲在適宜的環境下,世代重疊,以夏威夷為例,此害蟲全年可見。
14.Diaspis echinocacti (昆蟲) 仙人掌盾介殼蟲
仙人掌盾介殼蟲以刺吸式口器,危害植物地上部組織如葉子或莖幹(圖1),介殼近圓形的雌成蟲及介殼呈白色的雄成蟲群聚危害(圖2),屬於韌皮部取食者 (phloem feeders)之仙人掌盾介殼蟲在仙人掌科易發現(Williams & Watson, 1988)。在不同寄主植物之危害程度不同,可能與是否有天敵存在及防治管理有關。
15.Dryocosmus kuriphilus (昆蟲) 板栗癭蜂
膜翅目癭蜂科昆蟲,雌蟲產卵於葉片新生芽苞並刺激蟲癭形成,幼蟲及蛹於蟲癭內發育成熟,成蟲於羽化離癭後交配,雌蟲尋找新的產卵位置。於台灣,一年僅1個世代(Tang et al., 2015)。板栗癭蜂於葉片形成蟲癭,導致葉片捲曲或萎縮,使可行光合作用面積減少,影響板栗果實之產量。
16.Heteropsylla cubana (昆蟲) 銀合歡木蝨
原生於中、南美洲的木蝨物種,隨著園藝植物的貿易,散布至世界多個國家。若蟲及成蟲取食嫩葉所分泌的大量蜜露會造成葉片上煤煙病,嫩葉黑化死亡,會導致葉片生長不佳及苗木衰弱。
17.Hypothenemus hampei (昆蟲) 咖啡果小蠹
咖啡果小蠹為咖啡產業最具威脅性的害蟲,幾乎全世界的咖啡產區皆有危害,會在咖啡漿果鑽孔並在種子內建孔道,使咖啡豆完全失去價值。
18.Jadera haematoloma (昆蟲) 紅肩美姬緣蝽
此物種原生於北美洲及南美洲,於2012年於台灣首次紀錄,取食無患子科的台灣欒樹及倒地鈴,適應力強,擴散速度快,與台灣兩種紅姬緣椿象可能有競爭關係。
19.Lema (Qausilema) solani (昆蟲) 藍帶細頸金花蟲
藍帶細頸金花蟲在美國危害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 L.及龍葵 S. nigrum L. (White 1993) ;在台灣則是取食光果龍葵 S. americanum Mill. (李及鄭 2007) 。
20.Lema trivittata (昆蟲) 三條細頸金花蟲
此種金花蟲也會危害枸杞 Lycium chinense (王 2019) ,可用白僵菌、蘇力菌來防治幼蟲,惟使用的菌種需注意;此外,也可用苦楝油來防治金花蟲。
21.Leptocybe invasa (昆蟲) 桉樹枝癭釉小蜂
膜翅目釉小蜂科昆蟲,澳洲被視為其原生地(Mendel et al., 2004),主要於桃金孃科桉屬植物(或稱尤加利樹)產癭造成傷害。雌蟲於桉樹稚嫩組織產卵並刺激蟲癭形成,幼蟲及蛹於蟲癭發育成熟,成蟲於羽化離癭後交配,雌蟲尋找新的產卵位置。於台灣,一年至少有6個世代(董等人,2014)。
22.Paropsis atomaria (昆蟲) 桉樹金花蟲
桉樹金花蟲是在台灣可取食桃金孃科多種桉樹屬Eucalyptus的種類,只有成蟲能以飛翔來擴散,尋找有桉樹屬Eucalyptus的地方,可能隨幼苗進入台灣。
23.Phenacoccus madeirensis (昆蟲) 美地綿粉介殼蟲
起源於新熱帶地區的美地綿粉介殼蟲(Phenacoccus madeirensis),屬於半翅目(Hemiptera) 胸喙亞目 (Sternorrhyncha)介殼蟲總科(Coccoidea)粉介殼蟲科(Pseudococcidae),是一種高度侵入性的害蟲物種,正在全球傳播和入侵新的地區。目前此害蟲在國外已記錄寄主植物已超過51科130屬植物,被認為是許多植物(如蘋果、鳳梨、柑橘類水果、火龍果、葡萄、芒果、百香果和紅毛丹等水果; 木薯和馬鈴薯等糧食作物; 如胡椒,番茄和茄子等蔬菜; 如棉花之纖維植物; 如芙桑、羅勒和梔子花等觀賞植物)之經濟害蟲。其危害的方式除了以刺吸式口器直接吸食植株之葉片、葉鞘、莖,甚至根部汁液外,蟲體排出的蜜露更引發煤煙病,影響植物行光合作用及觀瞻,降低商品價值。在美國西南部,此害蟲從1990年代迄今已成為溫室觀賞作物主要害蟲之一。由於國際間貿易往來之頻繁,美地粉介殼蟲已全世界廣泛分佈,如鄰近的日本亦在2002年發現此害蟲。再加上此害蟲危害寄主植物隱密的頂芽、鱗皮部或較接近地表之莖葉部之生態特性,故農民可能無法及時加以防治而錯失適當的防治時機,待植株病徵出現時,往往害蟲族群數量已大增,故對觀賞花木可能具危害潛力。
24.Phenacoccus parvus (昆蟲) 櫻丹綿粉介殼蟲
源自於墨西哥及中美洲的櫻丹綿粉介殼蟲屬於半翅目(Hemiptera) 胸喙亞目 (Sternorrhyncha)介殼蟲總科(Coccoidea)粉介殼蟲科(Pseudococcidae)。其危害的方式除了以刺吸式口器直接吸食植株之葉片、葉鞘、莖,甚至根部汁液,使植株發育不良、枯萎,甚至在嚴重危害下,有些植株之幼苗的死亡率更達100%。此外,蟲體排出的蜜露更引發煤煙病,影響植物行光合作用及觀瞻,降低商品價值。
25.Phenacoccus solani (昆蟲) 石蒜綿粉介殼蟲
石蒜綿粉介殼蟲具高繁殖潛能、寄主範圍廣泛,雌成蟲交尾後或行孤雌生殖時,多產卵於植株果蒂附近、芽腋間和枝叉裂縫等部位,雌成蟲及若蟲群聚危害寄主植物莖幹、葉片及果實。對茄科及球根花卉之危害,有時可造成嚴重的危害。
26.Phenacoccus solenopsis (昆蟲) 茄綿粉介殼蟲
茄綿粉介殼蟲(Phenacoccus solenopsis)原產於北美,現在普遍分布於全世界。具有快速繁殖的能力,但除非有風,動物或機械通過作物的幫助,否則分散效率低。隨著活植物材料國際貿易的增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傳播到其他區域。該物種是多食性,其寄主植物多達64科的200多個屬的寄主植物。此害蟲已成為非洲熱帶,澳大利亞,新北極,新熱帶和東方地區的入侵性害蟲,造成直接的經濟和生態破壞,嚴重的侵擾降低了植物的活力並導致植物死亡。
27.Phyllotreta chotanica (昆蟲) 藍菜葉蚤
此種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新興害蟲,與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1803) [黃條葉蚤]共同出現在十字花科作物,並沒有競爭排除的現象。在野外,也會取食白花菜科的白花菜及平伏莖白花菜 (Lee et al. 2011).
28.Procontarinia mangicola (昆蟲) 檬果癭蚋
雙翅目癭蚋科昆蟲,幼蟲孵化後於檬果葉片引發水泡狀蟲癭,幼蟲發育成熟時離開蟲癭,進入入土並化蛹及羽化,雌蟲交配後尋找稚嫩葉片產卵。於台灣一年可達10-16世代。
29.Procontarinia robusta (昆蟲) 檬果壯鋏普癭蚋
雙翅目癭蚋科昆蟲,幼蟲孵化後於葉片引發黑色錐形蟲癭,幼蟲與蛹於蟲癭內發育,羽化時成蟲離癭,雌蟲交配後尋找稚嫩檬果葉片產卵。於台灣,約2個月可完成一世代,一年約5-7世代。
30.Pyrops candelaria (昆蟲) 龍眼雞
本種原生於金門、中國南方及中南半島,台灣本島原無分布,對金門來說為原生種,但對台灣本島來說是外來種。許多寄主植物為重要經濟果樹,若蟲及成蟲皆吸食樹幹及枝條汁液維生,族群密度高會造成樹勢衰落及枝條枯乾,造成果實品質低劣甚至落果。
31.Sagra femorata (昆蟲) 琉璃粗腿金花蟲
由於琉璃粗腿金花蟲長相奇特且艷麗,是寵物店販售的種類之一,一些人在野外發現後可能覺得新奇而帶回家觀察,之後在住家附近野放,有可能造成人為傳播的機會
32.Trachymela sloanei (昆蟲) 澳洲金花蟲
在台灣澳洲金花蟲可取食桃金孃科多種桉樹屬Eucalyptus的種類,只有成蟲能以飛翔來擴散,尋找有桉樹屬Eucalyptus的地方,可能隨幼苗進入台灣。
33.Acridotheres burmannicus (鳥類) 葡萄胸椋鳥
在2000年左右入侵以色列,被列為入侵種。與其他入侵椋鳥相似,會對同域的原生物種產生食物及巢位競爭,相對強勢的性格可能會將其他原生鳥種驅離原棲地。
34.Agapornis fischeri (鳥類) 費氏愛情鳥
費氏愛情鳥為種食性鳥類,作為寵物鳥逃逸或宗教放生至野外,會對農作物造成損害,並可能與臺灣之文鳥科及雀科等種食性鳥種產生競爭排擠效應。
35.Agapornis roseicollis (鳥類) 桃面愛情鳥
桃面愛情鳥為種食性鳥類,作為寵物鳥逃逸或宗教放生至野外,會對農作物造成損害,並可能與臺灣之文鳥科及雀科等種食性鳥種產生競爭排擠效應。
36.Aix sponsa (鳥類) 林鴛鴦
林鴛鴦被圈養逃逸至野外,可能對臺灣本土原生水禽,如鴛鴦(Aix galericulata)等近緣物種,造成競爭排擠效應,並增加養禽場及野鳥間如禽流感之疾病傳播。
37.Alopochen aegyptiaca (鳥類) 埃及雁
埃及雁在歐洲的野化族群會造成農業損害。臺灣之野化個體大多是由養禽場及鳥園逸出,可能會增加養禽場及野鳥間如禽流感之疾病傳播。
38.Cacatua galerita (鳥類) 葵花鳳頭鸚鵡
在原生地便有造成農損的情況,若成功入侵可能也須面對此問題。
39.Cacatua goffiniana (鳥類) 戈芬氏鳳頭鸚鵡
戈芬氏鳳頭鸚鵡可能製造噪音及農損,並與當地原生鳥種競爭食物及巢位。
40.Cairina moschata (鳥類) 疣鼻棲鴨
疣鼻棲鴨因人為放養,野化個體已廣泛出現於臺灣低海拔水域,可在野外自行繁殖,對靜水域水鳥可能會造成競爭排擠效應,並促進養禽場及野鳥間的疾病傳播。
41.Crithagra mozambica (鳥類) 黃額絲雀
已入侵西印度群島、阿加萊加群島與梅斯卡尼群島(印度洋的模里西斯屬群島)、塞席爾群島(印度洋島國)及夏威夷。在梅斯卡尼群島對穀類作物造成危害,在塞席爾群島則對該地特有鳥種造成威脅。
42.Cygnus atratus (鳥類) 黑天鵝
被引入至歐洲、西亞、日本、中國、美國及紐西蘭等地,並建立野化族群。可能會與原生水禽產生生態棲位競爭,接觸過程也可能將野鳥的禽流感病毒轉移至家禽上。
43.Gracula religiosa (鳥類) 九官鳥
九官鳥入侵印度西部、中國、台灣及美國本土及夏威夷,可能會製造農損及噪音,並與原生鳥種競爭食物及巢位。
44.Melopsittacus undulatus (鳥類) 虎皮鸚鵡
為種食性鳥類,作為寵物鳥逃逸至野外,會對農作物造成損害,並可能與臺灣之文鳥科及雀科等種食性鳥種產生競爭排擠效應。
45.Padda oryzivora (鳥類) 爪哇雀
爪哇雀作為寵物鳥逃逸或宗教放生至野外,為種食性鳥類,會對稻米等穀物作物造成損害。因生態棲位類似,極可能與臺灣之文鳥科及雀科鳥種產生競爭排擠效應。
46.Paroaria coronata (鳥類) 紅冠唐納雀
紅冠唐納雀的食性廣泛,包含果實、種子、昆蟲等,可能與臺灣多種本土鳥類產生競爭並造成農損。
47.Pelecanus onocrotalus (鳥類) 白鵜鶘
白鵜鶘被圈養逃逸至野外,每日需進食大量魚類,可能會對養殖魚類及野生魚類造成衝擊。
48.Phoenicopterus roseus (鳥類) 大紅鸛
大紅鸛為群居性動物,其在臺灣出現於野生水域及養鴨場,可能會增加養禽場及野鳥間的疾病傳播。
49.Ploceus cucullatus (鳥類) 黑頭織雀
黑頭織雀特殊的築巢行為可能對巢區周遭的植被造成破壞,甚至造成農損。其群聚的特性也帶來噪音及排泄物汙染的問題。
50.Pterorhinus sannio (鳥類) 白頰噪眉
白頰噪眉被飼養為寵物逃逸至野外,目前已在臺灣建立穩定族群,數量有增長之趨勢,對臺灣低海拔灌叢鳥類如小彎嘴畫眉(Pomatorhinus musicus)可能造成競爭衝擊。
51.Sturnia pagodarum (鳥類) 黑冠椋鳥
黑冠椋鳥目前已有與本土灰背椋鳥(Sturnia sinensis)雜交的紀錄。
52.Urocissa erythroryncha (鳥類) 紅嘴藍鵲
紅嘴藍鵲曾有與臺灣特有種臺灣藍鵲雜交之紀錄,若其族群擴散將影響臺灣藍鵲之基因獨特性。
border
border border border